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两军会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两军会晤(1 / 2)

阳光照射在明洲中心的湖泊上,波光粼粼的湖面在微风中轻轻荡漾着,给人一种安逸到极致的感觉。

只是这样的感觉随着震天的号角声与牛皮战鼓发出的直击人心的“咚、咚”声,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一阵微风拂过,灌木丛被压低了头,露出了其后阵列整齐的大汉军团。

大汉铁骑分成一十八个方阵,从北到南相互穿插,俨然形成一种首尾相连的阵型,大汉方阵虽然没有鸣鼓,但是整齐的军容外加寂静的方阵,反而将肃杀之意衬托得淋漓尽致。

十万西域大军缓缓出现在地平面上,重步兵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在战鼓声中向前迈进,整齐而又沉闷的脚步声与铠甲碰撞的声音仿佛要将前方的一切尽皆碾碎。

西域铁骑策马行于两翼,西域的甲士们身上清一色的金盔银甲,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寒的气息。这绝对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其精锐程度恐怕不亚于汉军多少。

西域十万大军乌央央而来,地平线上一望无际,中军立着的,代表西域的雄鹰大纛迎风招展,立于大纛前的西域至高王金盔金甲,手中金枪更是散发着阵阵寒芒。

西域大军直接步入汉军的射程范围内,一直走到两军只距离八十步才整齐划一的停下,丝毫不担心汉军会突射弩箭,重创他们的前军方阵。

战鼓声突然停下,号角声也齐齐停止,整片西域大军死寂一片,这样的令行禁止,让马超和诸葛亮脸上同时闪过凝重。

随后西域中军大开,金盔金甲的李俊将脸上纯金的面甲放下,丝毫看不出他是何表情。

只见他率队策马而出,身后紧随的都是西域大将。

马超与诸葛亮对视一眼,也朝着李俊迎了上去,双方相隔不足十步停下,随后互相见礼。

隐藏在纯金面具下的李俊率先开口了,只听他沉声道:“请你们退出明洲并交还物资和我方人员,这里的事情本王会处理。”

诸葛亮立刻开口道:“请阁下撤回西域,免伤和气。”

李俊原本是盯着马超说话的,马超他自然是认识的,当年在北军的时候,马超才多大,现在也成长为一方上将了啊。

让李俊没想到的是,汉军主事的,竟然不是马超,而是这个看起来很是年轻的少年。

诸葛亮见李俊看着自己,隐藏在面具下的眼神咄咄逼人,但他丝毫没有惧意,只是淡淡的道:“贸然袭击大汉军士,洪赖必须受到惩处。”

李俊直视诸葛亮,微微颔首,言道:“退出明洲,洪赖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本王保证。”

诸葛亮微微抬起头来,大有一副你想战我便战的架势,只听他朗声道:“阁下可曾见过放弃疆土只为苟活的汉人将士?请撤兵,否则,同、归、于、尽。”

这下李俊不说话了,他身上的杀意越来越盛,周边的西域将士感受到至高王的气场,也将手中的兵器缓缓握紧。

马超长枪斜指,发出一声冷哼,他将诸葛亮护在枪后,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

诸葛亮淡然的看着李俊,仿佛感受不到来自西域方的杀意一般,他甚至轻轻推开马超护在他身前的长枪,策马缓缓上前两步,继续言道:“撤兵,亦或者死战?”

李俊气息一顿,他将面甲拿了下来,露出那张刚毅的脸庞,只是此时他的脸上写满了赞赏。

他赞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汉人的年青一代,算是成长起来了啊。”

诸葛亮一愣,情绪差点出现断层,但他还是淡淡的看着眼前威名赫赫的西域至高王,诸葛亮竟从这个男人身上,读出了一种不为人知的纠结与无奈。

李俊在马背上,用汉人的礼节拱手道:“我军可以撤退,但必须归还所有西域军人,还有属于我们的物资。”

诸葛亮淡淡的点头道:“自然会归还阁下,只是你们捕获的那些羌人,现在已经入了汉籍,自然没有将汉人交由你们的道理。”

李俊没有回答这句话,只是言道:“代我向陛下问好,西域不想与大汉开战,希望我们双方的友谊,能够与天同寿。”

随后,李俊调转马头,朝着本方军阵而去。

诸葛亮也长舒了一口气,他敢这么自信的驳回李俊的要求,并不是他坚信三万汉人铁骑百分百能打赢十万精锐西域大军,而是他分析对了局势,西域境内定然是有大事发生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突然大声道:“若事态紧急,阁下可求助于陛下,以陛下之重义,定会不计前嫌,出手相助。”

李俊骑在马背上的身影一顿,但他并未回头说话,只是快速的回归了本阵,西域大军也开始调转方向,缓缓退去。

马超看着诸葛亮,见诸葛亮微微点头,他也毫不犹豫的让洪赖带着西域俘虏和近千车的物资拉了出来,跟着西域大军退去。

过了足足半个时辰,西域的大军才消失在了汉军的面前,一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就这么烟消云散,好像西域大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这一场会晤注定会载入史册,西域与大汉铁骑第一次超过十万人的会战,竟以双方罢兵告终。从始至终,双方只是在阵前说了几句话。但是在史官乃至云游诗人的口中,诸葛亮以一己之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