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一百一十二话 再传捷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二话 再传捷报(1 / 2)

大火一直烧到了第二天午后,才渐渐平息下来。

长社以东,焦土近百里,烧焦的尸体纵横交错,濒死的嚎叫响彻旷野。

简直是一片末世景象。

陈风策马缓缓走在焦土之上,眼中浮现出不忍之色。

这场起义,胜了又如何,败了又如何!苦的永远是最底层的百姓。

他紧了紧手中刀,想要终结这场浩劫,就必须更快的镇压黄巾,迁延日久,死的人只会更多。

他本就不是悲天悯人之辈,更懂不破不立的道理。

这天下,想要重归大治,死伤必不可少。只是该如何让死伤降到最低……

面前,皇甫嵩和朱儁联袂而来。看到陈风后,纷纷拱手称赞道:“镇北将军果然智勇双全,这火攻之计绝了,一把火烧掉贼寇十数万,快哉,快哉啊!”

陈风见到两位老将军,急忙翻身下马,作揖还礼。

“两位中郎将过赞了,没有你们的鼎力配合,这火也烧不起来呀。”

皇甫嵩一把握住陈风的手,高兴的道:“陈将军这火攻之计与老夫真是不谋而合,老夫正想着如何施火,没想到却被你抢了先。哈哈哈!”

陈风略微有点尴尬的笑了笑,可不是么,历史上火烧波才就是你干的,我只不过是借机实施而已。

朱儁捋着被烟熏得乌黑的胡须,开心的道:“这波才大军溃败,豫州黄巾也不足为虑了。听闻镇北将军宛城大胜,冀州战场卢中郎将更是连战连捷,这蛾贼已经成不了气候了。”

皇甫嵩也点头道:“此时正是乘胜追击之时,不可让这些逆贼缓过气来。”

随后他看向陈风问道:“陈将军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陈风笑道:“我意,皇甫将军率军继续追击波才余部,阳翟和西华地区,仍有逆贼彭脱。我则与朱儁大人合兵一处,攻下宛城。如此,中原大定。我们在合兵北上,共击张角!”

皇甫嵩和朱儁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

“陈将军之见甚合我意,我们回长社稍作休整,随即动身。”

……

回到长社之后,陈风再次见到了曹操,曹操见陈风歪打正着,斩了波才,也是大为感叹。

这真应了那句话,是你的终归是你的,跑也跑不掉。

指对了路,走错了道,就这样还杀到了人,合该这功勋是你的……

看着曹操羡慕嫉妒的眼神,陈风是笑而不语。

自从那日他和曹操煮酒论杰之后,距今都快一年半了,两人终于再见。

这曹操更多了几分精炼,不过从他身上,暂时还看不出枭雄的影子。

曹操是来道别的,他将跟随皇甫嵩继续追讨彭脱。而陈风将要与朱儁南下宛城。

送别曹操后,陈风又接见了老熟人孙坚,孙策也紧随其后。

时隔两年再度相见,自然少不了一番感慨,离别之时孙坚还只是个县尉,如今已经是一方太守,爵封乌程侯了。

孙策也比两年前精壮了许多,想必武艺也更为精湛了。

陈风看着孙策,眼底还是有一丝不舍的。自己培养的人才啊,就这么送还给了孙坚!

只是他也知道,孙策不是甘居人下之辈,江东小霸王,很快就会拥有自己的舞台。

……

分别在即,陈风再次拜访了皇甫嵩,明确告知大胜彭脱后,希望不要大肆屠戮。

黄巾俘虏,他自当禀告陛下,另有大用。

皇甫嵩虽然不解,但也应承了下来。

就这样,两军于长社分别,于六月分别进军宛城和阳翟。

……

洛阳,未央宫,一如既往的朝会,只是太尉已经换了人。

邓盛手持前线战报,娓娓念道:

“长社大捷,镇北将军陈风献火计,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大破波才于长社城外,镇北将军阵斩波才,合共杀敌四万余,俘获十万众……”

随着邓盛的宣读,朝堂之中议论大盛,朝臣们一个个兴高采烈,自黄巾起义以来的惶恐和阴郁一扫而空,仿佛就等着庆功一般。

汉灵帝也是喜上眉梢,一连说了三个好。

“自镇北将军带军南下以来,可谓是屡战屡胜,捷报频传!朕有臣子如此,何惧天下不宁?”

底下一众朝臣连忙出言附和,饶是袁隗也挑不出什么不是来。只能眉头暗皱,但表面上也得恭贺。

邓盛继续说道:“启禀陛下,镇北将军还有事情请示!”

汉灵帝笑着道:“请示什么请示,前线风云多变,让他自行决断便是。”

邓盛却道:“这事,还真的只有陛下能够决断。”

汉灵帝一听,好奇的问道:“何事?”

“镇北将军再奏折中提到,几战下来,俘获各地黄巾叛逆近二十万人,其中不乏老弱。镇北将军想请求陛下从轻处罚,皇恩浩荡必可瓦解黄巾余部力战之心。”

“蒙州地广人稀,汉人百姓更是少之又少,可将黄巾叛逆充入塞北,让其世代为陛下镇守边疆……”

汉灵帝听完,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还以为什么大事!

“回复镇北将军,朕准了!各地逆贼俘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