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一百一十一话 火烧连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话 火烧连营(1 / 2)

宛城城下,遍布着大量的尸体。

朝廷军队有之,黄巾士卒有之,流民有之,达官贵人亦有之。

随着朝廷军鸣金收兵,今天的攻防战算是告一段落了。

……

陈风和南阳太守秦颉合兵一处后,便对宛城发起了猛攻。

而宛城张曼成死后,立马推举了赵弘为帅。

赵弘虽无张曼成的勇武,但是韬略却不弱于前者,将宛城防守得固若金汤。加之宛城城高池深,强攻半月,双方死伤惨重,却已然没有撼动宛城。

随着陈风抵达南阳,大败张曼成之后,宛城地区的风向瞬间逆转。

左近地区的官军和义勇纷纷来投,短短十日间,已经汇聚了三万大军。

而附近的黄巾渠帅却再也进不了城,陈风五千镇北军皆是骑军,虽不适合攻城战,但四下扫荡周边地区的黄巾军还是手到擒来的。

于是安排到了最外围,不断袭击着前来宛城会师的黄巾各阵渠帅,战果颇丰。

但是陈风却开心不起来,宛城一日不破,大汉腹地就一日不净。

此时,陈风站在矮坡处眺望着宛城城防,虽作战多日,但是宛城却不见一丝松动。

毕竟城内黄巾军太多,死了一批又换上一批。

城外朝廷大军虽更为精锐,但无奈人数有限……

陈风见沮授走到身旁,便开口道:“我意留秦颉继续围攻宛城,我们抽身前往长社,先破了波才!”

沮授闻言,思虑片刻后,点了点头道:“如果能破了波才大军,皇甫嵩和朱儁两位中郎将的中央大军就可以调动起来,届时再攻宛城就容易得多。”

陈风正是这个意思,但是无奈方圆千里内,黄巾眼线颇多,大军一动,恐波才提前防备。

到时候与波才陷入拉锯战就失去战略意义了。

沮授自然看出陈风的担忧,也开始苦思良策。

两人在矮坡上吹了好一会的风,陈风率先打破安静,道:

“再来次暗度陈仓?”

沮授闻言眼睛一亮:“可化整为零!”

陈风兴奋的补充道:“此处继续扩大兵营,同时多备旌旗。”

沮授一拍手:“昼伏夜出,约定时日同聚长社!”

随后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翌日,宛城的攻防战如期打响。而镇北军将士们在张合与马超的带领下继续四处袭击附近的黄巾渠帅,打击的力度比平时更大了几分。导致不少黄巾军躲入深山不敢出来。

到了傍晚,镇北军和往常一样浩浩荡荡归营,只是回来的人数少了很多。但借着夜色掩护,根本无从分辨。

第三天,第四天……镇北军所在的军营依然旌旗林立,甚至营地规模都扩大了些许,但实则早已人去营空。

……

五月下旬,长社南部,波才营地。

十七万大军营营相扣,寨寨相连,竟铺满了方圆二十多里地。而黄巾军众,帐篷数量严重不足,很多营寨都是结草搭建。

陈风此时早已抵达波才营地南边四十里的一处山坳之中。

看着身后四千多名镇北将士,陈风心头大定。

陈风的到来,早已暗中传书长社城中的朱儁、皇甫嵩。

两军约定今夜鼓声为号,用火攻,共击波才。

是夜,大风呼啸而起,如同约定一般,波才临近长社城的营地先行起火,随后长社城楼上燃起汹汹大火,于此同时鼓声震天而起,连远在四十里地的镇北军都听得清晰。

陈风跨上战马,接过亲卫递过来的三根火把,插于腰间。

镇北铁骑们也学着自家将军的样子,将提前准备好的火把插于腰间。

陈风环顾了一圈后,朗声说道:“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随我,杀贼!”

“喝”

镇北军齐声呼喝,整齐划一的跨上战马,跟随一马当先的陈风冲出山坳,朝着波才大营而去。

张合率领一千铁骑由南向西迂回,马超率领一千铁骑由南向东迂回,沮授率领五百骑绕波才营地外围放火,陈风亲率两千铁骑直指中军。

在镇北军赶到之时,波才大军早已乱做一团,大火沿着长社城下一路烧到东边,火光将夜色都映得通红。

陈风见状大喜,这波才营地南北相距四十里,东西相隔三十里,如此大的营盘已然首尾不能相顾。

他从腰间抽出火把点燃,杀入波才营地的同时也丢出手中火把。

身后将士有样学样,片刻功夫,四条火龙逶迤而起,与长社城下的大火遥相呼应。

波才大军更是乱做一团,黄巾士卒争相逃命,奔走间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陈风虽然一路朝着中军方向杀去,但战场喊杀声震天,四周更是人影晃动,没一会,陈风便失去了方位,不知道自己引军杀到了哪里。

现在也无暇他顾了,埋头冲杀就是。

黄巾军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稍一接触,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突然,陈风听到有人再唤自己,连忙拉起缰绳,勒住玉影后举目望去。

只见远处曹操一席红袍都已经被烟熏得乌黑,脸庞更是被烈火映得通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