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挞清> 第80章 赵烈文计赚陈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赵烈文计赚陈城(1 / 2)

赵烈文被陈城看得心里发毛,勉强稳定心神,镇定地说:“这是敝人的主意,也是曾大帅的主意。曾大帅知道陈帅志在魔都,故愿意帮助火军占据魔都。”

陈城忍不住问道:“曾国藩有何计策,可帮我夺占魔都。”

赵烈文见陈城来了兴趣,便振作精神,娓娓道来:“八旗和绿营都已经烂在骨子里了。朝廷对此心知肚明,却无力整饬军队,放任八旗、绿营靡费军饷。

“况且这八旗、绿营打仗不行,抢功却是一等一的好手。他们老早就在天京附近设立江南、江北大营,试图围困天京,日后在攻克天京之战中夺得首功。

“殊不知,这八旗和绿营都是纸老虎,要多少都没用。这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虽然雄踞大江南北,紧扼天京咽喉,却一戳就破。日后能够夺得天京者,必是湘军。”

赵烈文说到这,停下来观察陈城的反应。

只见陈城脸上面露嘲笑,说道:“太平军眼下如日中天,湘军连败,曾国藩已成丧家之犬。你怎么又能说大话,说亡太平军者必湘军呢?”

赵烈文不慌不忙,缓缓道来:“大帅岂不闻华夏有句老话,凡事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长毛贼眼下军威甚壮,但也不过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曾大帅很重视间谍工作,特地设立了一个采编所,负责收集整理敌情。前不久,采编所专门出了一套书,名叫《贼情汇纂》。

“此书记载甚详,把太平军高层人物的籍贯、简历、性格、派系、外貌等记录得清清楚楚。我看了此书,才知道曾大帅用心之辛苦,湘军组织之严密,才知灭太平军者必湘军。

“此书记载杨逆与洪逆、韦逆已经势同水火,预言不久即将有火并事。我对此是深信不疑,想必大帅也有所耳闻。”

陈城默然不语,算是默认了赵烈文的判断。

赵烈文受到鼓舞,继续说:“曾大帅虚怀若谷,折节下士,幕府人才济济,如刘蓉、郭嵩焘、周腾虎、张裕钊等皆有大才。

“湘军中名将迭出,如彭玉麟、杨载福、王錱、罗泽南、塔齐布、刘长佑、胡林翼、刘坤一等,皆可任督抚。

“特别是曾大帅,公忠体国,坚忍不拔,有谋划大局的韬略,有办大事的气魄,有立大功的能耐。毫不夸张的讲,曾大帅确有王者气象。”

陈城被赵烈文的话逗笑了,他冷笑道:“就曾国藩的才略,就他那胆小怕事的怂样,他也敢称王?他要是称了王,左宗棠第一个不答应。以左宗棠的大才,一个人就能灭了曾国藩。

“我倒有个疑问。贵军采编所中所写的《贼情汇纂》,是如何看待火军的?”

赵烈文犹豫了片刻,坦白说道:“《贼情汇纂》并没涉及火军。曾大帅对火军极为重视,并没把火军当作敌军。

“采编所还未摸清火军底细,但认为火军主张为生民立命,所地之处分地分田,倡导平等,此为湘军所不及,也为洋人所不及。日后能代湘军者必火军。”

陈城听了这话,心里才高兴起来。他冷冷地说:“惠甫,你还是回去吧。历来两军谈判,靠的都是实力。湘军势孤力穷,已是瓮中之鳖,就不要在这说大话了。

“况且,这南昌城下不仅有我火军,还有石达开的太平军,他们才是攻城主力。我念在你的份上,念在曾国藩尚属爱民的份上,愿在饶州多逗留些时日。

“太平军对南昌是志在必得。你还是赶紧回去,帮助曾国藩想想怎么守城、怎么撤退吧。不久后,翼王将约我会攻南昌。到时,咱们只能战场上见了。”

赵烈文陈城有逐客的意思,不死心地说:“大帅,长毛乌合之众,晾他有十万人马也拿不下南昌。只是大帅的火军在饶州举足轻重,偏向湘军则湘军胜,偏向长毛则长毛赢。”

陈城不耐烦地说:“长毛或许是乌合之众,但石达开非同寻常,又最好战,满腹韬略,你们不可小觑。湖口之战,湘军水师一败涂地。樟树镇之战,湘军陆师又接连溃败。”

赵烈文争辩道:“石达开虽然善战,但与秦日纲势同水火,又素为杨秀清猜忌,底下的军队多是天地会起义军,将来成不了气候的。大帅英明,一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陈城点点头,说:“我能成全湘军,曾国藩却不能成全火军。”

赵烈文听出玄机,说道:“曾帅手握重兵,中外忌惮。日后夺天京、平长毛,非曾帅不可。陈帅应该放眼于长远。今日曾帅龙游浅水,日后却必可扶摇直上。”

陈城听了好笑,说:“惠甫啊惠甫,你这话可说大了。你一会儿说曾国藩有王者气象,一会儿又说他是龙,难不成真把他当成真命天子了?

“你在这乱说话,妄论天子,在你们大清律例中,可是要杀头的呀!”

赵烈文气定神闲,缓缓说道:“我是白身,又寄身曾帅账下,还怕会因言获罪?”

“好胆识”,陈城忍不住赞赏道:“我有个小小的问题。我听说,你断言清朝要亡。你襄助湘军,认为扶清者必湘军。

“可湘军势弱,曾国藩不见用于清廷,你们不惜养寇自重。这又是为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是为了清廷?还是为了湘军集团,还是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