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挞清> 第45章 中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中计(1 / 2)

第二天,陈城醒来时已是上午十点。“雏鹰号”才起锚航行没多久。

幸亏方菱警觉,提醒哨兵早上喊醒他。尽管方菱不胜酒力,他还是挣扎着起床,逐个叫醒船员,催促他们开船。

到达田家镇时,时间已近十二点。方菱问岸边的太平军,得知石凤魁并不在田家镇,此刻已去了九江找石达开。

又问陈玉成在不在田家镇,被告知陈玉成也去了九江。太平军小将说,军情紧急,石凤魁和陈玉成乘坐快船连夜去九江找石达开,商量防守田家镇的事。

那小将还说,田家镇附近的太平军高级将领都去了九江,就差火军没去了。

陈城听说后,看到江北田家镇、江南半壁山的太平军营垒里人头攒动。太平军驱赶着大量民夫挖沟筑壕,设置防御工事。

江面上横着一些大竹排,另有民船千余艘。船虽然小,但数量众多,让人看了头皮发麻。大概这石凤魁,把沿江数百里的民船都搜刮过来了。

陈城没有多想,便下令径往九江。反正“雏鹰号”船快,来得及参加石达开的军事会议。虽然火军不愿助守田家镇,但杨秀清也不会让火军作壁上观。

当面拜见石达开,正可以了解太平军的部署,向石达开索要粮饷弹药。

傍晚到达瑞昌江面,“雏鹰号”照例停船休息。

次日一大早,陈城下令开船。上午十时到达九江。陈城等人上岸,步行进入九江城。

可靠近了城门,却见九江城门紧闭。陈城自报名字,城头上却只是不开门。

守门的将官只说湘军攻占了武昌,上峰命令紧闭城门,非上峰同意,任何外人不得入城。

陈城等得不耐烦,说自己代表火军晋见翼王,特向翼王禀报重要情报,丝毫耽误不得。

守门将官毫不松口,说要请示上峰,请陈城耐心等候。

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过了一个时辰,守门的将官姗姗来迟。他隔空对陈城等人喊道:“指挥大人,翼王昨晚连夜去湖口了。陈玉成检点、国宗石凤魁都跟去了湖口。请指挥大人赶紧起船出发,下午就能赶到湖口了。”

陈城十分不悦,问道:“林启荣检点呢?请他出来,我有要事和他相商。”

那守门将说道:“检点大人到庐山视察防务了,此刻并不在城里。”

陈城大怒,骂道:“诸大人不在九江,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守门将顶嘴道:“大人出城,并没有通报小人的道理。”

警卫连长赵玮也忍不住骂道:“你是守门将官,别人出城你岂会不知?”

那人脱口说道:“我只守这个城门,诸位大人出城走的是别的城门,与我并不相干。”

陈城大怒,就要发作,下意识地摸到手枪套。

刘文秀见状,连忙制止住陈城,说:“师长小心,此事甚为蹊跷,我们还是先回到船上再说。”

刘文秀向陈城指了指城头,只见城头上旌旗飘扬,隐约有无数人影。

陈城顿感不妙。若此刻太平军翻脸不认人,带大队人马冲杀出来,一行人怎能抵挡?

赵玮摸了下腰间的短枪,命令身后的卫兵加强戒备。卫兵会意,赶忙抢在陈城身前,甘愿为师长挡子弹。

赵玮年轻,警卫连里也多选用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这一点,有些类似太平军的童子兵。

火军规矩,步枪归老兄弟,枪随人走。现在正是用人之时,老兄弟们都被打散,分散在各部队担任将官,三十三支步枪枪支也分散在了各部队。

赵玮不是老兄弟,也就没资格配备步枪,只有一把洋人赠送给陈城的短枪。

这种短枪装填麻烦,射速慢、射程短,只能用于近身防御。

陈城的步枪送给荷田了。他一直想弄支步枪放身边。可问谁要都不合适。

反正参谋长黄宇有枪,直属团长也有枪。他们一般都在师部,可以兼顾到陈城。

然而真的遇到危险,却无枪可用。陈城不禁感慨,枪到用时方恨少。

火军一直宣称装备先进,可“雏鹰号”是洋人的,枪炮至今没有仿制成功。这个何兆武,后勤部长是怎么当的!

陈城心里慌乱,连忙撤退。码头离城门很近,骑马只需一刻钟的功夫。

陈城不敢抢太平军的战马,生怕激怒他们。一行人一路小跑,一路气喘吁吁,总算安全登上“雏鹰号”。

回望九江城,顿觉城高墙固,比几个月前路过时又增添了几分雄壮。

听说太平军在西征战扬上抢了无数粮草,都堆积在九江和湖口。

九江守将林启荣无法处置堆积如山的粮食,就下令用糯米熬浆,作城墙粘结剂,将九江城墙加高加固。

再看来时的路,哪有太平军追兵的踪影。陈城不禁哑然失笑,顿时觉得自己有失沉稳,草木皆兵,在下属面前丢了面子。

一方面,他还是有些惧怕太平军。特别是杨秀清,令他难以捉摸。

另一方面,陈城毕竟还年轻,遇事考虑还不周全,也沉不住气。

陈城不禁大笑,坦承自己的不足:“是我多虑了,草木皆兵。胆子又太小,全是自己吓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