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盛宠华章:嫡女不可欺> 第421章 过于巧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1章 过于巧合(1 / 2)

熙明华沉思了片刻,微微点头。

这一条无人认为不妥,一个是那些朝中大臣对西北局势知之甚少,第二怕也是存了“商户低贱”的心思。

大燕的商业虽然比较繁荣,但根子上最重视的依旧是农业。

士农工商这样的等级分布,并没有任何改变。

怕是大多数人都觉得,让那些富户拿出自家粮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还要朝廷去跟他们借?哼,做梦。

除非是巨富,倒是值得朝廷给一些虚衔。

熙明华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下看,眉头顿时皱得更紧。

这都是什么破主意!

明康帝是怎么想的居然觉得这是好主意?感情上次她进宫的时候提示的那些话,明康帝全都忘干净了?

林云仙的第三条建议,是减免赋税,还美其名曰安抚民众。

当然,遭到天灾,接下来几年减免赋税那是理所当然的,朝廷也不是魔鬼。

但是这一条现在提不提的有什么意义?

安抚民众……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灾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粮食,是衣物棉被,是过冬的准备,是各种药材,而不是轻飘飘一句减免赋税!

减免能减三年,难道你还能减三十年?

依着熙明华来看,虽

说现如今京城还挺热,但是西北的夜晚却已经到了会大幅降温的时候。

首先关注灾民的生存情况,尤其是要提前准备过冬的临时住处,这才是真正的安抚民众!

等过段时间组织灾后重建,朝廷派发良种帮助当地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再说一句减免赋税,也不算晚。

嗯,灾民们遇到天灾,担心交不起赋税会受到处罚,说一句减免赋税也不是不行……

熙明华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的想法都这么单纯,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片面。

“这么比较起来简直就是我想的太多脑子有问题一样。”她自嘲了一句,便继续往下看,顿时倒抽一口凉气,差点儿没打翻了杯子。

“把赈灾效果和官员考评晋升挂上钩?这一条是怎么通过的?我看看……嗯,官员们往往中饱私囊,从前曾经出现过在赈灾的粮食中掺杂石头或者杂草的事情,赈灾的银子更是被层层盘剥,灾民们根本得不到救助,往往会激起民变,如果把赈灾效果跟考评晋升挂上关心,他们就不得不尽心……富户出粮,减免赋税,官员考核……这可真是……”

熙明华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这些办法,拆开看

其实都不算太有问题。

只能说有一些隐患,或者有一些虚,但实际上这样做也是没错的。

可是把这几条连起来看,事情就不太对了。

“跟考评挂钩,官员当然不会不尽心,可是这考评成绩跟他们贪不贪墨没有半分关系!”

熙明华十分清楚,这里面能操作的地方太多了。

比如,什么叫“尽心”?怎么才算是“尽心”?

钦差到的时候看到灾民都穿着新衣服,手里都端着官府分发的一碗粥?

嗯,还要再加上没有灾民暴动,这可能就差不多了吧?

别说是那种久经“考验”的贪官污吏,他们蒙混过关的方法会多如过江之鲫,就算是熙明华,现在都能想出好几种方法来。

把贪墨的银子拿出来贿赂钦差;挑选一部分“听话”的灾民换上新衣服,每个人发一碗粥,站在路边演戏,不听话的提前处理掉……甚至还能把棉衣里的棉花都换成柳絮,粥也只有上面稀稀的一层。

左右钦差又不会一直在这里,被蒙蔽过去也很正常。

只要胆大敢演戏,还愁骗不过去吗?

熙明华从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旁人。

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朝廷如此多的赈灾银两,

动心的人怕是不少。

更别说西北的一部分官员本来就不干净!

再加上还有西夏藏在暗处不知道要如何出手搅事,这里面的问题就更大了。

而有了第二条,让当地富户免费拿出粮食来赈灾,谁能保证当地官员能够公正行事,只在粮食真正不够的情况下才采取这条策略,而不是仗着这一条“良策”死守衙门的粮仓,一切救济都让富户们掏?

到时候富户心中能毫无怨恨吗?

减免赋税……

熙明华原本以为这一条是“正确的废话”,但是前后联系起来,似乎却并非如此。

是不是减免,如何减免,现在还没有定论。

钦差已经上路,但路途遥远,在钦差到达之前,那些心思狠毒的贪官污吏完全可以抢这个时间提前收缴一波赋税然后瞒下不提!

“最后一条……组织灾民离开受灾地点,防止二次地震等,地震以后未必不会发生,趁着这个机会让灾民们从危险的地区转移出来,逐渐向其他的州城府县转移……难怪没有提什么重建……一来可以逐渐减轻赈灾压力,二来可以补充一些州城府县的人口,但是……”

熙明华眼中的神色逐渐凝重。

地震的位置较为偏

远,靠近西夏。

天知道各府接收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