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183. 第 183 章 *相反,年仅五六岁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3. 第 183 章 *相反,年仅五六岁的……(1 / 2)

陶渊明在东晋, 甚至是在唐朝都并非受主流认可。

东晋时期,他是“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五柳先生, 放弃官职, 宁可扛着一把破锄头,守着几畦荒草比菜苗还要茂盛的菜地贫困度日,也不愿意像这片黑暗低下头颅。①

纵然之后也有李白王维等人也会写诗。

他们说“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②

也说“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③

更有“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④

他们不解那个从前“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的陶渊明怎么会在做官几年后, 毅然决然的抛弃这一切,每日与农人在一起, 不顾这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顾家人的困顿贫寒。⑤

念着“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时候, 真的就能那么自在安心吗?⑥

曾经的姜烟也有这样的想法。

可现在她明白了。

比起在尘世挣扎那些他做不到的事情,不若在得到过,又经历了失去过之后, 做个真正的自己。

陶渊明从来不需要有人理解他。

他早就完成了自己的内心塑造, 以最平淡的诗句, 写尽他的渊深朴茂。

姜烟笑容越来越明显, 耳边的琴声从一声声断续残音,与周围鸟叫虫鸣应和,谱写出最美妙的一首曲子。

姜烟双手交叠, 朝着陶渊明的方向恭敬一拜:“多谢先生,我听见了!”

那张无弦琴的琴声,是她听过最好听的曲子。

琴声最后,姜烟被浓浓白雾笼罩,感觉面上飘过桃花瓣,眼前逐渐出现一点光点。

她上前走了几步,面前豁然开朗!

映入眼帘的是华丽肃穆的宫殿。

一排穿着相似服装的女人,大的有十几岁,小的才五六岁的样子。

一行人目不斜视的走过姜烟面前,只跟在最后的那个年纪最小的小女孩抬头看了姜烟一眼。

姜烟怔愣了片刻,跟上那个小女孩追上去。

她没有看错的话,那个眼神怎么那么像冯太后?

算算时间,陶渊明之后也的确该是冯太后了。

“在这里。”冯太后不紧不慢的出现在姜烟身后,望着那个小小的背影,目光平静得仿佛不是在看从前的自己。

姜烟回头,指了指前面,眼珠子都瞪圆了。

刚才那个真的不是冯太后本人吗?

“试了试,发现自己还是更习惯如今的模样。”冯太后没有正面回答,但也解开了姜烟的疑惑。

她早已不能习惯自己年幼时惶恐不安,又天真烂漫的模样。

“我算得上颇有家世,不过也在前朝。”冯太后带着姜烟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看着熟悉的宫殿,还有之后闭着眼睛都能想到的事情,冯太后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竟然如此好。

因此,跟姜烟说话的时候语气也柔和了不少。

听得姜烟都有些不太适应了。

在幻境外,冯太后一直都是冷冰冰的,偶尔一点温柔都给了小猫黛黛。

现在冷不丁对自己说话这么温柔的样子,姜烟是真的有点违和。

可冯太后才不管姜烟能不能适应。

她这辈子,除了文成帝,就没有委屈自己让他人好过的时候。

姜烟显然也不会去指出冯太后的态度,接着她的话说:“我知道。北燕的君主。”

“不错。”冯太后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被灭亡的国家,除了技不如人之外,本身就说明自己内部出了问题。

虽然冯太后的祖父是北燕的末代皇帝,但冯太后本人其实没有怎么享受到北燕皇室身份带来的优渥生活。

相反,年仅五六岁的时候,冯太后就因父亲获罪被斩后,没入宫中做了侍女。

幸得在宫中做昭仪的姑姑照拂,冯太后在宫里的日子不算难过。

两人说这话,走入一处宫殿。

那时北魏的太武帝还在,冯太后的姑姑冯昭仪受过一段时日的恩宠,要一个小丫头在身边,对她来说不是难事。

“可那个时候我却在想,我当真要做一辈子的宫女吗?”冯太后指着在队伍最后,端着托盘,上面放着几块手帕的自己。

“我不想当宫女,可我也不能出去。我只剩下了一个选择。”冯太后坐在一旁,动作完全不像是少数民族,一举一动都透着汉人的儒雅大方。

姜烟肯定是不如冯太后坐得那么优雅,但好歹她也跟着这么多古代人接触交流过,不能学到一半,二三分总是有的。

那边,冯昭仪在梳妆打扮,她要用最美的模样去见太武帝。

北朝的后宫与姜烟曾经见过的,也没有什么两样。

在这些男人的后宫之中,女人出了用自己的外貌和内在讨好这些男人,好像就没有第二件事情可以做了。

“过来!”冯昭仪朝着幼年的冯太后招招手,把几个宫女交出去之后,看着眼前比自己还要貌美三分的侄女,冯昭仪忍不住摸着她的脸蛋,说:“北燕虽然没了,可你终究是王室之后。姑姑这辈子是没有旁的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