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外科教父> 615章 莫名其妙的坏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15章 莫名其妙的坏死(2 / 3)

来到医生办公室,各位主任也来得差不多,即使一时来不了的主任,也派已经代理人过来参会。

医务处赵主任此时也带着干事到,大家在医生办公室坐定,投影仪打开,会议开始。

赵主任主持病例讨论,他以几句官方套话开头展开会议,主管医生开始汇报病历。

汇报完病历,各位专家都皱眉,这个病例不仅陌生,有点没头没尾,毫无头绪,一个年轻人没有外伤史,没有感染征兆,突然出现四肢糜烂坏死。

待管床医生汇报完,谭主任补充一些资料,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个病例我最开始考虑坏死性筋膜炎,但是坏死组织的细菌培养不支持,最初石坡人民医院的细菌培养,要么没有培养初细菌,要么培养出来的都是皮肤正常寄生菌,转入我科后,我们取样培养,很多深部取样没有培养出细菌,而且坏死不仅仅局限于皮肤筋膜,而是深入骨质,抽血乳酸水平并不高,红细胞分布宽度也没有明显增高,右侧髋部坏死已经深达骨质,大粗隆已经外露,磁共振检查也显示四肢坏死组织涉及皮肤筋膜肌肉全层,有些达到骨质。”

“最近有什么药物服用史没有?有没有考虑严重剥脱性皮炎,有没有痛风史,有没有吃过别嘌醇,要排除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皮肤坏死。”内分泌科主任首先想到别嘌醇引起的过敏反应。

别嘌醇是降尿酸的药,有1.5%的病人会出现过敏反应,其中有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称为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皮肤坏死,这种概率为0.1%-0.4%,即每1000人中会出现1-4人。

这种严重过敏反应可引起皮肤脱落和粘膜损伤,还涉及各种器官,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20%-50%。

所以服用别嘌醇,一定先做hla-b*5801基因检测,如果该基因检测阳性,禁止服用别嘌醇。

别嘌醇过敏是由延迟免疫介导的过敏反应,也就是说,这种副作用不是在开始用药时出现的,大多发生在连续用药1-2个月后,甚至半年左右。

内分泌科主任碰到过这种病人,所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但是这个病人的坏死已经朝深层次发展,并不是局限于皮肤,但是疾病总有碰到不典型的时候。

“我刚刚详细问过,病人没有高尿酸或痛风病史,没有服用什么别嘌醇,其他药物也没有服用过。”内分泌科主任自己否定自己的判断。

“病人最近接触过什么化学物质没有?”

普外科方主任边看手里的病历介绍边问。

“问过很多次,连清洁剂都没接触过。”谭主任回答。

“你看,结合石坡人民医院的病历和我们的病历,他的皮肤改变和坏死从右侧髋部和右手开始,说明右手和右髋部是始发部位,从发病顺序很符合有接触史的案例发病逻辑。”

医生诊断疾病,跟警察办案有点类似,靠的是逻辑推理。

“如果考虑血管栓塞,这么广泛的血管栓塞,不可能彩超没发现,d二聚体也不可能这么低,血管彩超和d-二聚体结果不支持这个诊断。”血液科主任发言有点自言自语。

他考虑的血管广泛栓塞,彩超和抽血检查都可以排除。

外伤?蚊虫叮咬?过敏反应?化学毒物接触史?血管栓塞?

外伤可以排除,有过挤压伤不可能患者自己不知道,生死关头,也没必要瞒住。

其他几种情况暂时也可以排除,这样把常见的原因都被排除掉。

病史有没有问题,对疑难杂症来说,真实完整的病史非常重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往往医生很难获得真实完整的病历。

比如病人隐瞒病史,或者因为记忆原因,漏掉一些关键信息。

“病史还可以挖掘挖掘,病史有点简单,我记得以前有个口腔溃疡的病人看急诊,溃疡不停地流血,急诊行简单止血收到口腔科,口腔发现这溃疡不对劲,请我去会诊,我一看,这哪是口腔溃疡,而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尖锐湿疣,可能病人自己用锐器取掉疣体,导致粘膜破损出血,病人死活不承认,说没有,最后病理检查和病原检查都确定是尖锐湿疣,病人才承认自己某些特殊嗜好。”皮肤科的康主任是个女的,是个文静的美女,四十多岁,保养得像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病史这东西,永远又可以挖掘的可能,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病人经常会隐瞒或漏掉。

大家发完言,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

“小杨,你的意见呢?”张教授怎么可能放过综合外科的杨教授,点名让杨平发言。

杨平梳理一下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正好也想说几句。

“整个发病过程有一点很有特殊性,就是发病从右手右髋部开始,而且右手和右髋部最明显,说明致病因素和这两个地方关联最密切,甚至是关联最早的部位,同意康主任的意见,在病史上,我们可以再开拓一下,我们可以将我们考虑的所以可能为中心,列出一张发散图标,照着图表提问,效果会好一点。”杨平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时候对疑难杂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病史,尽可能掌握真实完整的病史,找出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