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晋击天下> 第313章 羯人死守(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3章 羯人死守(二合一)(2 / 3)

桃豹无力继续坚守,只好趁夜弃守浚仪,北逃至东燕城。

东燕城在河南省延津县东,当初桃豹为了防止祖逖东进,已经将城墙大大加固,石赵燕公石斌镇守东燕城,又加固了许多。

燕公石斌,是石虎的第六个儿子,因其出身低微,只是石虎身边的一个婢女,在石虎诸子地位也极低,却是一个能打的悍将。

当年石虎杀死石勒的儿子石弘篡位,镇守的关中的石氏宗族、河东王石生率众讨伐,后来石生战死,其部将郭权致书投降东晋,被东晋封为雍州刺史和镇西将军。石虎派石斌率步骑四万,征伐郭权,斩其首而归。

再后来,长安人陈良夫逃奔黑羌,和北羌王薄句大等人侵扰北地、冯翊,又被石斌所击败,北羌王薄句大逃奔马兰山,至此关中得定。

石斌在石虎诸子之中因为其母低微,并未参与争权,却是石虎诸子之中,最善战者之一。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晋军连战连捷,尤其是司马珂对敌赵军,未尝一败,使得石斌不得不对司马珂的东征大军高度重视。

早在一年前的荥阳之战后,石斌的派出的间谍就没停过。洛阳人口众多,而且司马珂又允许关东和江南的商旅出入洛阳,间谍隐藏城中也是极其容易。

从间谍得来的消息,洛阳之地,已成为繁华之都,远远超过洛阳。而且晋人得到两种高产的粮种,亩产能达万斤,使得洛阳周边的汉人,就连普通黔首一天都吃三顿,甚至有的一天要吃四顿。由此可见晋军的军粮储备是多么的充足。

晋军每日在城外操练,所谓的军事秘密,其实在间谍的有心打探之下,也是藏不住的。石斌知道晋军居然也有大批的骑兵,不但轻骑有数千,还有数千的执槊的重甲铁骑,这意味着石赵的骑兵优势不再存在。当年在宁平城,以三千骑兵追袭而围杀十万晋军步卒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

了解晋军的兵力虚实之后,石斌更是极为慎重,更加严密的监视洛阳、荥阳一带的晋军的情况。

这次司马珂东征,从诸路斥候提供的情报来看,晋军兵精粮足,而且不但有装备精良的步卒,也有轻骑兵,还有执槊的重甲铁骑,兵马数量也与其不相上下。光那运送粮草的夫役,便达五六万人,可谓极其声势浩大,令石斌极为震动。

得知司马珂的大军,东出虎牢关东征之后,石斌知道,若是坚守城池,迟早被攻破,就算不被攻破,也会被围城而粮尽援绝。故此,石斌决定将防守线推移到云台山一带。

中原之地,稀少有山脉,但是东燕以西,却是有云台山、方山、老龙背山等连成一线,成为东燕城西面的屏障。

石斌手里有三万多大军,而且其中骑兵万余,步卒两万多也一半多是羯人,另一半也是杂胡为主,稀少有汉人,可谓是石赵的精锐之兵。自从荥阳之战失利之后,石虎对司马珂的大军极其重视,不再像之前用汉人来凑数,尤其是对于扼守黄河南岸和兖州西面的门户的东燕郡之地,更是给足了精锐之兵,只差没派出黑槊龙骧军了。

石斌让副将邓恒率五千兵马镇守东燕郡,自己则亲率骑兵一万,步卒一万五千人,外加征发的夫役数万人,前往东燕城西面的山地设立营寨,连成一道十数里的防线,以拒司马珂之兵。

………………

东燕城西面的云台山之下,已经是另外一番气象。

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云台山下的堡寨寨墙夯土已经层层叠叠的垒起了两人多高。夯土层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圆圆的夯窝。此时已是深秋的天气,在中原之地已经很冷了,如果到了冬日再一上冻,直坚如铁石。

这夯土寨墙本来就有一人多厚了,这还犹自不足。大群民夫还饿着肚子,冒着寒风的搬运着开采出来的条石上山,用来围护寨墙墙基。

此时此刻,天气已经寒冷,空中还下着细雨,还有大群民夫,在这里紧张赶工。有用圆木粗索牵拖条石上山的。有在寨墙上修治堞头,有用灰浆混合物用来给石头墙基勾缝的,甚而还有多少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在抬着树木,一个个牙关紧咬,脸色涨得通红。

一群妇女正在生火熬粟米粥,水多米少,那粥稀得能看见人影,又有一些八九岁的孩子在漫山遍野的捡着枯枝来用来生火。

为了在司马珂大军到来之前设立防御工事,除了老病残和实在太小的孩子,石斌几乎强征了整个东燕的青壮劳力和人口,达六七万人口。

石斌知道,如果云台山一带守不住,东燕城守住意义也不大。晋军粮草极其充足,只要围城三个月,断绝赵军的粮道,东燕城便不攻自破。

唯有死守住云台山一带,利用营寨将云台山、方山、老龙背山连起来,才能阻止晋军的东征。

所以,石斌几乎是倾巢而出,兴建营寨,如此便苦了东燕郡的百姓,只是在羯人眼里,汉人如同使唤的牲畜一般,又哪管汉人的死活。

而且由于路滑,经常出现摔倒的现象,甚至有时一人摔倒,一队的搬运的民夫全部摔得人仰马翻的,然后又被条石砸伤。但是就算你受伤了,只要不是腿严重受伤,还得继续干。就算是你腿受伤了,也得挨一顿胖揍。

监工的羯人,手中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