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328 收编不请自来的外地个体小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8 收编不请自来的外地个体小贩(2 / 4)

性的禁止,很多国内的武侠创作也受到影响,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亮眼的新作。

所以,此时在国内流行的武侠小说,基本都是港台的那些,也基本都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那些小说,很多人早都看腻了,甚至能把情节倒背如流了。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其实迫切渴望出现一些新的比较亮眼的武侠小说。

而《江湖行》,不,确切的说,是其中附带的《破碎虚空》,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破碎虚空的优秀,不容多说,关键这套小说还创造了一个新理论,那就是破碎虚空理论,这等于一脚踏在玄幻的门槛上了。

后来的人都知道,当武侠小说撞上玄幻小说的时候,通常都会死的很难看。

原因无他,阈值提高了,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

《江湖行》之所以火爆成这样,并非是其中的诗集有多么好,也并非是大家对诗歌的热爱被重新点燃。

说白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之所以追捧《江湖行》,并不是追捧那些确实也很好看的诗歌,而是追捧那本附带的《破碎虚空》。

毕竟大家都知道,《江湖行》名义上是卖诗集,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诗集是羊头,狗肉是武侠小说。

别小看这个挂羊头卖狗肉,起码用这一招,可以完美的避开武侠禁令,得以让这套书能够正大光明的出现在新华书店以及邮电局等场所。

能上新华书店的书,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不怕被抓,可以正大光明的卖。

要知道,1983年的时候,不光副食品可以放开卖,不再限制了,图书也是不被限制的产品之一。

相比起来,其他工业品,比如电视录音机之类的,受限于产能,依旧是要票的。

也就是说,国内此时并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为主,依旧是票据时代。

这时期,倒卖需要票据的东西,是有很大风险的,不被抓就罢了,一旦抓住了,不光要罚款,还要坐牢。

但是图书跟录音带这些不被限制的玩意儿,那就没问题了。

尤其是积极向上的产品,从来都是热销货。

红光出版社出版的《江湖行》,正好就完美的复合了一切热销产品的特质。

首先,《江湖行》的定义是一套诗集,看起来就高大上,不会被封禁,可以正大光明的在全国各地销售。

如此一来,所有的经销商跟二道贩子,就没有政策风险,可以在全国各地私下售卖,不用担心是禁书之类的原因被抓。

其次,《江湖行》因为有《破碎虚空》这本武侠小说的赠品,名义上是高雅的诗集,其实也兼顾通俗的武侠小说。

如此一来,这套书雅俗共赏,不管是喜欢诗歌的高雅人士,还是喜欢武侠小说的普通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偏偏呢,这套书的诗歌本身,全都水平很高,并不是滥竽充数,而武侠小说的水平同样很高,简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再加上“诗人强子”的作者名加持,导致这套书很快就成了国内目前最热门的诗集,没有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随着这套诗集的流行开来,这家出版社给私人批发图书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如此一来,就给很多脑子灵活的人,打开了一个致富之路。

要知道,此时国内可以正规上新华书店的图书,一般都很少有盗版图书。

这倒不是大家多么自觉,而是不想惹麻烦。

原因很简单,此时受限于技术跟生产力等原因,能大批量出书的出版社跟印刷厂,基本都是国营单位跟集体单位。

这些单位,你盗版港台的武侠小说没问题,毕竟人家没法告你,拿你没办法。

但如果你盗版国内正规出版社的作品,尤其是能正规上新华书店跟邮电局的图书,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你这样做,不光是抢了出版那套图书的出版社的饭碗,也是跟新华书店以及邮电局抢饭碗,那到时候不被抓住就罢了,一旦被抓住了,肯定要倒霉。

要知道,国内也是有《着作权法》的。

目前,国内除了1979年重新制作的《着作权法》之外,在1982年的时候,文化部还特别制定了《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

具体内容就不提了,简单来说,就是一旦国内有正规出版社出版一套图书,那么其他出版社在获得正规授权之前,不得私自出版发行,否则就是犯法!

注意是犯法,不是违规,犯法是要坐牢的!

因此,至少在1983年,除了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小私人作坊,一般的正规出版社或者印刷厂,都是不敢偷偷出版那些可以在正规新华书店上架销售的图书的,那是犯法的。

但是,没有明文规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只能通过新华书店跟邮电局销售。

其他像供销社,百货大楼等等一切单位,都是可以销售的。

这样的话,个体户也当然是可以卖的。

甚至是,这时期的个体户,很多就是摆摊卖图书为主。

所以问题就简单了。

《江湖行》这套书十分热门且畅销,本身是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