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五百七十四章 云社联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七十四章 云社联营(1 / 2)

相比于庐江两岸的对峙,丹徒这边战事却是提前打响了。大的战事没有,小的战事却是不断。

孙权亲自前往丹徒督战,江东虎臣大半都跟随而来。

十万江东大军陈列于丹徒,因为有孙权亲至的加成,大军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昂。

再加上江东水军在江面上一点也不惧怕徐州水军,两军隔江对峙后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但是小范围的冲突却不断。

而且在这些小范围的冲突中,江东甚至占了一点优势。

凌统,潘璋,朱然,朱桓,吕蒙等一众虎将时长率领船队沿江攻击徐州水寨外放的船队,直到徐庶设计将潘璋引入伏击圈中才改变了这个现状。

潘璋十二艘艨艟战船全被击沉,要不是赶来救援的吕蒙和朱然出手及时,只怕潘璋就要命丧于此了。

潘璋遇袭后,江东的战船也开始略有收敛。而此时在江东群雄的眼里,丹徒应该是稳如泰山了,他们的秘密武器还没出动呢。

或许他们没办法击溃王永大军,但是牵制住两个月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

屯兵广陵的王永和徐庶则是显得格外轻松,这场战役也确实没办法让他们产生压力!

诸葛大都督都说了,他们这一路就只要牵制孙权的主力大军即可,同时额外的工作就是防止合肥遇袭。

徐州共计十二万大军,还配备了十二艘铁甲战船,不计伤亡的话,想要拿下丹徒也不在话下。

让他们只是做牵制和防御的动作,那简直不要太轻松了。

两军既然都是为了牵制,那自然而然就很难发生大规模的作战,但彼此之间的试探还是不断的。

……

放下丹徒战场不谈,此时的江夏也是剑拔弩张。

张辽和司马懿都不是甘居人后之辈,大汉先有阳城大捷后有襄水大捷,这江夏他们说什么也不想在这里多耽搁时间。

只是让司马懿没想到的是,江夏竟然放弃了水军力量,五万大军全部龟缩内地,将沿江的许多港口全都拱手相让。

这就让张辽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大军登陆江夏之后,张辽率军行至云社,终于是遇见了刘备大军。

只是让张辽苦闷的是,云社的刘备军将大军分散在各个山头和水湾处,每个营寨又互为犄角,这摆明了就是一副死守的架势。

让张辽一筹莫展的是,刘备军选择的地势和安营的地方,让大型器械根本无处安放,但如果一座一座营盘强攻,只怕耗时长久,而且损伤也将无法预料。

……

张辽坐在中军大帐中,研究着地图上的进军路线,眉头紧紧的锁在一起。

这个时候,司马懿从外走了进来,他看了一眼全神贯注的张辽,并未多说什么,而是找了个位置做了下来,自己倒了一碗水喝了起来。

过了好半晌,张辽才长叹一声,揉了揉脑门。他刚回过身来,才发现不知何时司马懿已经在营中了。

于是不好意思的道:“仲达什么时候来的,我竟然没有发现。”

司马懿微笑道:“文远研究得过于入神,自然忽略了身旁的动静。”

张辽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道:“这刘备军有高人啊,这一番布局让我进退两难。”

司马懿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刚刚出去查探了一圈刘备的营盘,发现这里面内含乾坤,并非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随后,司马懿站起身来,给张辽也倒了一杯水,询问道:“文远可有找到其他进军路线?”

张辽摇了摇头,言道:“想要打到夏口,就必须经过云社。绕路的话不说路途遥远,就说拉长的补给线就是一个致命的问题。除非我们选择回退,走水路换个方向往夏口。”

说完张辽自己都苦笑出声,毕竟这走水路也就是停留在理论上了,他们根本不可能这么去做。先说原路返回造成的士气影响,就说绕行之后再遇到这样的阵仗,难道他们再绕行回来么……

司马懿也点头道:“看来我们只有正面突破云社一途了。”

张辽咬牙道:“我们可以一座一座营寨拔过去,没有平坦的地方,我们就自己铲出平坦的地方来架设器械。就这样一点一点砸过去,我倒要看看,是谁先绷不住。”

司马懿闻言并未回应,因为张辽所说是目前最好的战略了,只是这么打时间跨度就要拉得很长了。

而且司马懿看云社附近的地形,多是如这样的地貌,也就是说刘备军完全可以一边防御一边后移,如此一来要突破刘备军的防线那就不知道要打到猴年马月了。

司马懿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心中的想法与张辽说了一遍,随后补充道:“我刚刚上山查看过整个刘备军营,五万将士如棋子一般星落于棋盘之上,看似毫无章法,却又暗藏玄机。”

“东侧山脉,西侧谷地,南侧溪地,北侧沼泽皆有一处阵眼。刘备军所有的营寨全部是根据四座阵眼由南至北旋转铺设。内里结合两仪四象之要义,将营地整体串联。”

司马懿目光凝重的道:“我们不管是攻击哪一处,最少都会有三个营寨能够协同反击,营地之纵深更是容易让我军持续不断的遭遇打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