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五百六十四章 满门忠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四章 满门忠烈(1 / 2)

陈风坐在御书房龙座上后,群臣异口同声的行礼道:“臣等拜见陛下……”

陈风大手向上一抬,中气十足的道:“众卿平身。”

随后不等群臣发言,他率先道:“张硕将军随朕南征北战,已历二十五载。从当年雁门关抵御匈奴入侵开始,直到如今朕坐拥华夏一十六州之地,张硕将军一直都是文武群臣之表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陈风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诸葛亮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在他看来,这句话深入他的内心,也将是他终身的追求。

陈风没有注意到诸葛亮的神色变化,只听他继续说道:“张氏一门,从张硕,张汤兄弟,再到张礼,张乐,张射,张书,张御五子,全都是朕之爱将,他们前仆后继的为了大业献身,满门忠烈不外如是。”

“张汤将军当年为了掩护大军安全撤回河北,战死于中原之战。张礼将军为了抵御鲜卑人对幽州的荼毒,战死于幽州战场。张硕,张乐,张射,张书……”

说到这里,陈风声音都有了一丝哽咽。放下张硕不说,就说张家阵亡的三子,哪个不是从陈风的亲卫团中走出来的,哪个不是一身的功绩,哪个不是铮铮铁骨的汉子,如今……

陈风深深的吸了三口气,这才平复下汹涌的心情,他继续道:“传朕旨意,在并州雁门关外,豫州江须口旁,分别为张氏一门修建忠武祠,朕要天下人世世代代供奉之。”

御书房内的文武大臣全都目光灼灼,陈风言辞间对于张氏一门的爱护众人都是听得出来的。建立忠武祠更是让众人心潮澎湃,但他们眼中并无嫉妒,有的只是向往与敬意……

随后陈风朗声道:“取笔墨来。”守在御书房外的潘美立刻举着文房四宝走了进来。

陈风接过笔,气沉丹田,大笔一挥,满门忠烈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已经跃然纸上。陈风看向工部尚书张机,言道:“张卿,立刻安排全国最好的匠人,临摹这四个字,将其打造成匾,赠与张家。”

张机拱手领命,上前将陈风的亲笔御书收入怀中。

陈风这才重新坐下,他目光中战意十足,环顾了御书房一圈后,沉声道:“江东与伪汉联合,袭我水军,更是将刘琮之死栽赃嫁祸给朕。朕自治理中原以来,还未对他们动兵,他们却先起刀兵了。朕意,御驾亲征,一战定鼎荆,扬,交三州。诸卿以为如何?”

陈风看似是在问话,但是从语气上不难判断出,陈风早就已经做好了决定。

贾诩和张辽对视一眼,随后带着千军都护府诸将拱手言道:“战!”

陈风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却见沮授跨步而出,他义正言辞的道:“陛下,且听老臣一言。”

陈风眼神一眯,这种时候站出来,用屁股想也是持反对意见的。陈风当然不是那种不纳忠言之人,只是这一仗,陈风势在必行,谁劝都没用。

沮授也感知到了身旁大多数人不善的目光,但是他丝毫不惧,当初他都敢在军乐台大会上,当着文武百官和万千将士的面,直接出言反对陈风南下中原,更何况现在只是在御书房内的会议。

只听沮授朗声道:“荆州之情形,想必陛下深知。曹丕敢杀刘琮,势必已经做好了篡位称帝的准备。如果曹丕称帝,首当其冲的一定是迎来刘备的讨伐。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更是打着匡扶汉室之名义,曹丕一旦称帝,刘备就算是心中万般不愿,也必须和曹丕打上一场。”

“再者,荆州军政体系本就不正常,以一州之地,供给曹丕和刘备两大势力,共计一十三万人马,这还是曹丕在益州战场损失惨重后还有的军队。荆州如今财政入不敷出,百姓人心不附。陛下无需这个时候讨伐荆州,两年内,荆州定然不战自乱矣。”

沮授说完,吏部尚书荀彧便出列言道:“沮公所言极是,微臣附议。”

随后,刑部尚书满宠和户部尚书陈登也纷纷出列附议。

内阁大臣们也纷纷流露出思索之色,毕竟沮授说的是对的,陈风一开始对荆州的规划就是如此,等荆州自乱再前去收拾。

陈风也没有急于反驳沮授之言,他只是环顾了御书房内的所有人,随后将目光定格在了司马懿的身上:“仲达,你且说说你的看法。”

司马懿一愣,随后立刻出列,略加思索后,司马懿言道:“微臣是有些愚见,仅供陛下参考。”

顿了顿,司马懿继续说道:“微臣认为,此战可以打。因为荆州和江东虽然地域有限,人口有限,但是南方纵深实在太大了。与其让他们把南方土地开发起来,不如尽早结束战事。”

“如今曹丕拥兵八万余,刘备拥兵五万余,江东带甲之士超不过一十五万,这还是微臣按最高的兵源配比计算的。所以就算再拖上两年三年的,敌人也就是这样了,在差能差到哪里去?反之也有可能会更好……”

陈风点了点头,并未做出点评,而是将目光转向诸葛亮,言道:“孔明,你也说说吧!”

诸葛亮拱手出列,随后朗声道:“臣以为,此次必战。”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将目光定格在了诸葛亮身上,虽然在场的求战之人占了大多数,但是他们也不会说出“必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