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五百五十二章 政权交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二章 政权交接(1 / 2)

广武二年十月,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迁都的日子在即。

最近这段时间,满朝文武都非常的忙碌。虽然要迁都洛阳了,但是唐城作为陪都,也作为陈风的大汉王朝的龙起之地,自然不可能放空。再说了,目前的唐城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巨城,所以对于朝廷迁移后,唐城的安排还是至关重要的。

陈风再三斟酌之后,还是将杨修留在了唐城主持大局。陈风倒不担心杨修的年轻,因为随着杨修留下来的,还有一帮肱骨老臣,完全可以和杨修形成互补。

要知道如今的大汉朝廷,老臣担任重职的还是很多的,对于这些老臣来说,本就颠沛流离多年,如今也适应了唐城的环境,所以选择留在唐城养老的非常多。

陈风也尊重每个人的决定,就算是留在唐城,他们也挂着名誉头衔,更是在逐鹿学院担任名誉教授。

这其中就有吏部尚书司马防;户部尚书黄琬;刑部尚书杨彪;内阁老臣田丰。

而礼部尚书蔡邕和兵部尚书高顺虽然没有留在唐城,但是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蔡邕卸任后计划还乡一段时间,然后前往洛阳修撰文史乐谱。

高顺请调至千军都护府,陈风能够理解高顺的选择,从他担任兵部尚书开始,陈风就感受到了他的落寞,虽然失了一臂,但高顺还是渴望统领大军作战的。既然如此,陈风当然不会反对他的选择。

对于这些跟随他多年的老大人,陈风自然是万般感慨,其中又以田丰为最。想当年,自己初识田丰之时,才一十七岁呀,光阴流转,如今二十三年的时光就过去了。田丰也已是白发苍苍……

对于离任的老臣,陈风的封赏一点也不吝啬,钱财爵位,都是按照最高规格赏赐,甚至陈风还与田丰促膝长谈了三天,这才依依不舍的让田丰告老还乡。

送行当天,陈风更是亲自送出十里地,田丰也回想着他加入北军后的一幕幕,随着车驾的远行,田丰早已是老泪纵横。但是他的目光却是浓浓的自豪感,因为如今强盛的大汉王朝,有着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番还乡,他也只是回家探亲罢了,最终他还是会回到唐城,在幕后为大汉贡献自己的余热。

随着大量老臣的离任,也意味着各部首脑的选拔与任用,特别是内阁大臣,杨修留守唐城,陈宫外放益州,如今也只有司马懿留在身旁!等诸葛亮回来,再加上留守在洛阳的沮授,自己身旁的阁老也就只剩三人了。如今雁、云二州稳定,鲜州海港的建设也步入了正轨。远洋海军的操练,航线的探索也在太史慈和甘宁的组织下日益完善。如今也是时候将黄权和荀攸调回内阁了。

那么迁都洛阳后,内阁的配置就是诸葛亮、司马懿、荀攸、黄权、沮授。这样的配置绝对完美!

至于各部尚书,陈风斟酌再三,也选出了合适的人选。

吏部尚书由荀彧接任,刑部尚书由满宠接任,户部尚书由徐州别驾陈登接任,礼部尚书由王凌接任,兵部尚书由幽州刺史田畴接任,只有工部尚书没有变化,依旧由张机担任。

唐城紧锣密鼓的筹划着迁都之事,政权的交接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各部新任尚书已经提前启程前往洛阳,陈风也在大殿中盘算着时日。自从洛阳重建之后,他还没有正式的前往洛阳看看。他倒是很想看看,沮授信中所说的,比唐城规模还大了一倍的洛阳城是怎样的!

……

就在陈风浮想联翩之时,有侍卫来报,诸葛亮已经入宫!

陈风嘴角泛起笑意,言道:“直接将那小子领到御书房。”

……

诸葛亮一路跟着侍卫前行,他目光平淡,直视前方,行走时透露着无与伦比的自信和风度。

忽然,诸葛亮脚步一顿,他的眼中闪过惊喜和浓浓思念之色,因为那个让他朝思暮想的女孩,此时就俏生生的站在他的面前。

陈然当然不是自己一个人来见诸葛亮,这里毕竟是皇宫,陈然还是要注意一些影响的,所以她是拉着陈予一同前来。此时就站在陈予背后,她同样凝望着诸葛亮,神情中的笑意丝毫不加以掩饰。

陈予看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用轻咳打断二人旁若无人的对视。

诸葛亮神情一顿,脸上不自觉的浮起红晕,自己盯着人家的姐姐这么猛看,对方还是自己未来的顶头上司,这让一向气定神闲的诸葛亮心中都升起了一丝尴尬。

陈然看着诸葛亮的表情,“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诸葛亮连忙大步向前,拱手见礼道:“臣,见过太子殿下,见过长公主殿下。”

陈予侧身避过诸葛亮的礼节,随后以更加庄重的态度拱手言道:“先生已入内阁,内阁有一向职责就是教导我们读书。也就是说先生不日便是予的老师,予万万不敢受此一礼。”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看着眼前这个只有八九岁的孩子,眼中闪过认可之色。陈风已经足够逆天了吧…但从陈予小小年纪就有的这番举动来看,诸葛亮断定,陈予绝对不会比他的父皇差上多少!

陈予行礼之后,立刻一改严肃端庄的面容,咧嘴笑道:“我说姐夫,这里也没什么外人,我可跟你说啊,今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