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五百二十八章 坚壁清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八章 坚壁清野(1 / 2)

成都,当第三波斥候回报时,法正已经登上城楼观看。

只见城外北汉大军浩浩荡荡,旌旗更是遮天蔽日。那恢宏的气势让城头不少没有参战过的士卒两腿发颤。

法正也是第一次目睹北汉大军的风采,不由得脸色一阵煞白。有这样的军队,试问天下何处不能去!何处不可夺?

就在法正下令全城戒备之时,北汉的军队却丝毫不停留的绕过了成都,继续朝着白水关开去。

法正愣愣的看着北汉军队进军的方向,忽然他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油然而生。要知道成都还有两万驻军啊,北汉军队的意思分明是没有将他们放在眼底。哪怕是安排一支偏师在城外监视成都都没有,就这么直挺挺的开赴白水关,视他们于无物。

甚至大军过后,那漫长的辎重队就这么暴露在他们眼下缓缓而进。法正咬着牙关,他忍下了数次涌上心间的念头。此时如果出城袭其背后,看似必胜,但是他不相信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的人会看不到这一点。

对方如此行事,只怕是有所图,或许城外早就布置好了军队,等待自己开城出击之时便发动……

最终,等北汉的大军走远之后,法正才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他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出击,但这一刻他并不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反而在心中升起了强烈的无力感。对方都把大后方暴露在自己面前了,自己甚至连出击袭扰都不敢,还谈什么与对方正面交锋呢。

法正苦笑着,在没看到北汉军队之前的自信正在一点点的崩塌,就在这时,城中的巡逻士卒也登上城头,在法正身前拱手言道:“启禀大人,城内流民太多了!好几处地方都闹出了事情……”

法正微微一叹,言道:“百姓们也是为了活命,既然同为川人,那就该多多照拂才是。城中不缺粮草,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尽量帮扶城中流民吧。”

……

————

另外一边,诸葛亮算准了成都城内守军绝对不敢出城袭扰,他甚至都对整个后勤辎重队不设防,只是安排了斥候来回巡视而已。

只是随着斥候不断带回来的情报,包括这一路行军亲眼目睹的景象。让一向沉稳的诸葛亮面色都阴沉了下来。

作为益州本地人,泠苞更是气得大呼小叫,一副要将庞统生吃活剥的样子。

根据斥候来报,整个成都境内,大大小小所有的村庄全部都没了人影,一路上竟连一个活口都看不到,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被遗弃路边的尸体。

要知道北汉大军从梓潼发兵行至成都,也就三天的时间,庞统竟在三天之内完成了坚壁清野。这其中避免不了使用武力强迫。三天的时间迁移几十万民众,这其中的血泪可想而知。

而对于这几十万流民来说,如此仓促的迁移肯定无法做到很好的安置,也就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会有流民不断的死亡。这场战争持续越久,死亡的人数只会与日俱增。而且越拖到后面,每天死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诸葛亮乃至全军上下都能理解泠苞的愤怒,同为益州人,谁又愿意看着父老乡亲受此苦难。

……

诸葛亮一路阴沉着脸,也让整个文武高层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就连徐晃也是如此。不知不觉间,诸葛亮已经用自己的累累功绩铸造了这份威严。

……

当天夜里,诸葛亮连夜在中军大帐召开军议,帐内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重。无论是严颜和泠苞等益州降将,还是来自北汉朝廷的将军们,都对成都百姓遇到的灾难感到气愤。

益州降将自不必说,徐晃、马岱还有郝昭等将领也早就将益州视为己方朝廷的领土。自己的家园遭遇荼毒,怎叫人不气愤难当呢。

诸葛亮沉声道:“伪汉如此无道,势必作茧自缚。我们当尽快结束益州乱局,方可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活着重返家园。”

严颜拱手道:“伪汉如此行事,势必大失人心,末将愿自信以前的同僚,让其中的有识之士能够与我们一道,铲平贼军,诛杀庞统。”

诸葛亮拱手道:“有劳将军了!”

严颜也急忙躬身回礼。

诸葛亮继续言道:“将军中骑兵尽数派出,沿着白水关四散开来,将未被迁移走的百姓尽可能多的接回来,令后勤辎重还有梓潼方向全力配合安抚民众。伪汉为战失道,我们就以赈卫道。好叫那庞士元知道,正道之策足可破任何奸邪诡计。”

郝昭这个时候开口言道:“根据斥候回报,庞统率领大军已经退入白水关。末将一直在看白水关的地理位置,只怕此役很难速胜啊。”

诸葛亮赞许的看了一眼郝昭,羽扇轻轻摇晃,缓缓言道:“白水关乃益州境内雄关。依山傍水而建,地理位置更是进可攻成都之地,退可守南部三郡。想要在这里与伪汉大军决战,我们既没有地利又没有天时,所以想要破敌,就只能着手于人和之道了。”

随后诸葛亮站起身来,继续言道:“退守白水关,可以说是伪汉大军可以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也是我们最不想面对的局面。但凡事有弊就有利。白水关的牢靠性,足以让守军懈怠,只要我们运作得当,不难让地方懈怠的情绪蔓延开来。如果我们能在此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