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四百七十八章 著书立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八章 著书立传(1 / 2)

西凉乃至大漠之外的战局,都会第一时间传到陈风与朝廷手中。

现在大汉对外最大的战事就在这里,自然也引起了满朝的关注。

陈风一点都不担心西面的战况,以西凉方面军的文武配置,再加上大汉的精锐军团,对羌作战肯定是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至于内阁近期频繁提到的西域大军,陈风也是将奏章束之高阁,并未给予明确的回复。就连内阁都拿不定自家皇帝的打算,更遑论满朝文武。

有人说,陛下是因为当年征讨鲜卑时,因为在野马谷抛下了李俊,是因为感到亏欠才让陛下如此纵容乌孙,乃至现在的西域王朝。陛下此举重情重义,但又多少带点妇人之仁。

也有人说,陛下只是想尽快结束边境战事,西域与大汉本就是附属关系,再加上陛下与西域至高王的友谊,陛下是想让大汉的西面有西域这个王朝帮忙拱卫。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有其他的想法,比如说司马懿……

司马懿从杨修的府邸中走了出来,他的神情中多少有点深沉。因为他至今也没揣测清楚自家陛下的想法,从杨修这里得到的情报,当初西域都护府可是根据陛下的命令,无条件的配合乌孙王国,这才有了如今西域共治的局面。

以杨修所说,西域的西方,还有着无尽的疆域,那里虽有连绵的山脉隔绝,但司马懿从这些信息中,也闻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贵霜?这并不是司马懿第一次听到这个国度的名字,他很确信,当年他在天网负责时,在某个档案中就有看到这个名字……

朝堂上,坊市间的推测与传言,陈风并不十分关心。

此时的他,正在前往冀州的路上。

河北秋收在即,陈风也将重心都放到了这上面,此次前往冀州,目的地正是农学院在冀州常山上艾县的一处试验基地。

沿途而来,从并州一直到冀州,陈风的心情都十分不错。

今年可谓是风调雨顺,从田里到坊间都洋溢着百姓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这在陈风看来,便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

迎着一路的稻香东行,陈风一行很快便抵达了上艾县。在这里,陈风再次见到了诸子百家中,农家现任掌门,如今逐鹿学院农学院可以说是农家的代名词了,农家从掌门到各部长老,全都在农学院任职任教,而这样的情况在诸子百家中屡见不鲜,甚至包括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墨家和法家。

……

陈风在农家掌门的引领下,走进实验田中,只见这里的稻麦比一路行来的田间稻麦高出了寸余,而且麦穗粒粒饱满,一株稻麦上的果实层层叠叠,看着甚是喜人。

陈风不禁问道:“如今实验田的亩产,可以做到多少了?”

农家掌门张狄笑道:“回禀陛下,今年亩产至少可以增收三成以上。”

陈风一愣,这才过去多久啊,从他拉拢农家进入逐鹿学院开始至今,也才十年的光景。这十年的时间,不说实验田里的稻种已经可以做到以前一亩良田的八倍以上,就说整个河北所种的粮种也早就超过了大汉当年最高亩产的四倍。

这是什么概念……同样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已经可以养活四倍的人,而这成绩随着今年实验田的粮种再发放下去,又会达到怎样惊人的地步。

果然,科学与研发,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陈风看着一脸喜悦的张狄,不由得感叹到,这些被历史所泯灭的英雄不知凡几,但往往是这些人,在一步步的改变着世界。

陈风握着张狄布满老茧,苍老又有力的手,真挚的道:“老大人辛苦了,朕代表天下万民,感谢老大人。”

张狄被陈风说得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十分朴实的对陈风言道:“老臣才要感谢陛下的信任与厚爱,如果不是陛下的鼎力支持,我农家又何来如此成果。”

陈风认真的道:“老大人想要什么,尽管说,朕定全力以赴。”

张狄摇头道:“老臣行将就木之人,早就看淡了功名利禄,陛下要是有心,就请善待天下百姓,继续支持我们的研究,老臣势必为陛下创造更大的成果。”

陈风看着张狄,一时间竟无话可说,过了半晌,他转身对着随行而来的陈宫说道:“传朕旨意,所有参与农业科研的人员,赏千金赐男爵,张狄功在千秋,赐大汉一等荣誉公爵,并著书立传,以供后人瞻仰。”

陈宫闻言一愣,随后拱手领命。陈风这样的赏赐不可谓不重了,这也能看出陈风对于科研事业的重视,想必此事一旦传出,一定会掀起新的一波科研热潮。

张狄也是激动不已,或许功名利禄在他眼里不值一提,但是著书立传,以供后人瞻仰这一条,却直击他的内心。

今年秋收过后,大量的粮种就会从河北运往中原各地,以中原土地之肥沃,已经可以想象未来的盛况了。

现在陈风治下的区域,只要是农耕的地方,小麦与水稻已经占了大头,当这两个农作物的产量已经超过了粟,那农民们自然是更乐意种植这两个作物的。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这叫陈风怎能不欣喜万分。

离开实验田后,陈风与陈宫、典韦、黄佑一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