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四百六十二章 文曲雅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二章 文曲雅苑(1 / 2)

端午佳节,陈风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祭祀,又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巡城,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在百姓和群臣的簇拥下,回到宫中。

忙碌了一天的陈风虽然脸带笑意,却也疲惫不已。

回到后宫,几位夫人早已翘首以盼,陈风在夫人们的服侍下坐了下来,随后大量美味佳肴端了上来。

陈风不见几个孩子的身影,便问道:“怎么不见予儿,均儿还有瑾儿?”

几位夫人相视一笑,随后蔡琰回道:“孩子们结伴踏青去了,今夜可能就在西郊文曲阁留宿呢。”

陈风笑着点了点头,他拿起筷子,看着风华依旧的夫人们,大笑道:“孩子们总会长大,迟早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哈哈哈,咱也提前感受一下未来孩子们都不在身旁的日子。”

陈风一席话直接将几位夫人都给逗笑了,大乔白了陈风一眼,随后笑道:“陛下正当壮年呢,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悟呢。”

陈风看着风情万种的大乔,不由得食指大动,他环顾了一圈几位夫人,那极具侵略性的眼神让夫人们都羞红了脸,陈风已经在脑海里面构思着大被同眠的计划了。

一顿饭,自然是吃得春色无边,其中甄姜也暗暗的提了一下甄宓的亲事,毕竟甄宓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但是至今没有人敢上门提亲。大家都知道当今圣上与甄宓的关系并不一般,又怎么会去自找没趣呢。

对此,陈风其实并不抗拒,至于其中原由嘛……

……

————

西郊文曲阁,夜幕已经完全笼罩大地。

文曲阁和往常一样,灯火通明。

这里是当年文坛盛会提供给各地参赛文人居住的地方,随着大会结束,这里也逐渐演变成了各派学说展示自己的地方。同时,这里也会接待往来的文人墨客,每当有天下大事发生,亦或者有学派宗主、当世大儒开坛授课,也会选在此地。

端午这一天,文曲阁也是热闹非凡。为了让远游的学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欢愉,文曲阁也将各地端午风俗都搬了进来。学子们在演说堂中针对哪个习俗才是端午正统讨论得不亦乐乎。

今天,文曲阁也迎来了一群半大的孩子,从他们的装着打扮也能看出,他们的身份地位肯定不一般。这群孩子们饶有兴致的听着辩论,随后在文曲阁中包下了两间上好的雅苑,举办着属于自己的小文会。

司马懿在文曲阁中最高的一处建筑自斟自饮,他的目光透过窗台一直看着雅苑中的孩子们,目光深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从他这个地方,不仅对雅苑一览无余,同时也可以很清晰的听到底下的声音。

这群孩子换句话说,就是大汉的未来,看着年仅八岁,言谈举止间已经有王者风范的陈予,还有边上那些出口成章的少年,司马懿眼中写满了惊叹。

与司马懿对坐的,是礼部右侍郎陈琳,当年在洛阳,他针对陈风的讨贼檄文并未给他招来杀身之祸,相反,陈风十分看重他的文采,更是委以重任。陈风开元称帝后,陈琳也被拔升为当朝二品大员。

陈琳顺着司马懿的目光,看向院中的孩子们,笑道:“那个出口成章的孩子,姓曹名植,说来仲达可能不信,这孩子是曹操的三子。”

司马懿笑着摇了摇头,言道:“有什么信不信的,主公的包容与大度你是切身体会过的。”随后他指了指人群中的袁尚,言道:“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便是袁绍三子,现在已经彻底的融入了我朝的培养体系,听说这小子在逐鹿学院表现得也很不错呢,而且他的哥哥袁熙已经为我朝出使西域了。”

陈琳点了点头,随后指向另外一边,言道:“仲达你看,那个少年年仅八岁,乃是当初荆州天网为陛下网罗而来的人才。当时我还在想,这么一个小不点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才华,不料与之交流几次,每每都被他驳得哑口无言,呵呵,真真是羞煞我也。”

司马懿饶有兴致的看着陈琳指的那个少年,随后笑道:“那孩子叫马谡对吧,可惜了。”

陈琳一愣,询问道:“如何可惜?”

司马懿叹了一声,言道:“这小子心思聪慧,只是每每言过其实,身上那股子浮夸的劲儿如果不消去,恐怕对他未来极为不利。相反,他的兄长马良应该是明年就从逐鹿学院毕业了吧,那人也是惊才绝艳之辈,但却十分内敛,这对兄弟,未来能成大事者,必是马良。”

陈琳张大了嘴巴,他是经常前往逐鹿学院代课的,自然对于这些孩子都有所接触,但司马懿早就脱离了天网,他怎么会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呢。

司马懿看着陈琳的表情,无所谓的笑道:“孔璋无需惊讶,我只是更加关注未来罢了。我朝如今之强盛,离不开这一辈人的文治武功。但是下一辈是否能够续上,亦或者能否挑起未来的大梁,从这些孩子身上就能看出来。”

司马懿指向另外一边,那群年岁更小的孩子,笑着道:“现在看来,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你看看那边那群三四岁的孩子,左边那个叫做曹冲,右边那个叫做邓艾,虽然年仅四岁,却给我看到了非常多不凡之处,假以时日,这些孩子必然能够成长为栋梁之才。”

司马懿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