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四百五十二章 群臣劝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二章 群臣劝进(1 / 2)

唐城郊外军乐台,贾诩举着扩音设备,一张充满正义的脸上散发着让人无法直视的光辉。

只听他朗声道:

“洛阳沮阁老传信,洛阳忽现百丈金龙,盘踞九日才腾空而去。”

“北海太守传信,有凤凰降世,携万鸟来朝,五彩凤凰啼鸣五声方离。”

“云州牧黄权传信,云州中部降下天火。天火撞地,震荡蔓延千里,万兽匍匐。州牧亲往查看,发现天火中心有陨铁,陨铁上赫然呈现四个大字:受、命、于、天。”

“西凉总督田丰传信,西凉边境夜有地龙翻涌,翌日查探,惊现巨碑,上书:开、元、盛、世。”

“驻守豫州的南方大军传信,天降七彩霞光足足半月有余,方圆千里之内,都能清晰可见。”

“今四海归心,八方祥瑞尽出,天命归于主上,臣扣请吾王,宜尽早承大统。”

贾诩言罢,将手中扩音设备放到一旁,随后双手张开,衣袂飘飘更显几分端庄。他缓缓将双手高举过顶,神情肃穆。双掌在头顶处交叉,身子笔直跪下,先是一揖,随后双手按于地上,行叩首礼。

十数万的百姓和各地文武见状,竟无人发出声响,就这么静静的观礼。

陈风嘴角一挑,他早就猜到大臣们会有这么一出。随后陈风仰头望天,不置可否,一副以无言而拒之的姿态。

老臣杨彪这时也走向中台,手中也握着一台扩音器,随后他如贾诩一般,行大礼叩拜陈风后,朗声言道:“汉室政权纲纪混乱,皇帝刘协昏庸无能,汉室倾覆只在旦夕,已无挽救之机。而大王文治武功,试问自古以来何人能及。大王身具帝王之相,行有万古明君之姿,开元称帝,此乃天意啊!”

吏部尚书司马防出列道:“此时天下有主似无主,诸侯割据天下混乱,天将祥瑞只为指引明君登基,请主公顺应天意,顺应民心,早登大宝,以敬江山社稷。”

话音落地,军事府总督张辽便出列道:“民心所向,天意所托,请主公万勿推辞。先开元称帝,建立盛世之朝,后方可号令天下,名正言顺的征讨叛逆。”

礼部尚书蔡邕也出列行叩拜礼,随后言道:

“汉先遭董卓之乱,后有李傕郭汜祸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生灵涂炭。中原枭雄并起已历数载,至今无人彰显其资以据帝位,更不能奉承大统。天下纲纪败坏,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吾王初征匈奴,开创蒙州;后拔鲜卑,北方弭定;定河北,收辽东,建辽州,开西域商路,扫清中原,四分天下而有其三,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唯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相比于蔡邕的咬文嚼字,典韦的劝进就显得很直接了,甚至他都没有携带扩音设备。只见他大步登上中台,朗声道:“正所谓时不可留,众不可逆。如今大功即将告成,天人都有应验,而大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托,只怕是会让天下的英雄寒了心。请大王念及天下,即刻开元,君临天下。”

陈宫与司马懿,在典韦说完之后,便迈出队列,只见他俩一人握着一个扩音器,直接面向百官和万千百姓,异口同声的道:“天下之忧,在于吾王。”

随后两人一同转身,面向高台上的陈风,行叩拜礼:“今上无仁君,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恭请吾王,上顺天意,下顺民心,继承大统,开元称帝。”

他俩言罢,百官整齐划一的跪下,朗声道:“恭请吾王,上顺天意,下顺民心,继承大统,开元称帝。”

“恭请吾王,上顺天意,下顺民心,继承大统,开元称帝。”

“恭请吾王,上顺天意,下顺民心,继承大统,开元称帝。”

……

守卫军乐台的北军将士们纷纷跪下,随后是十数万的百姓异口同声的附和,场面之壮观,不可用言语描述。

陈风负手立于高台,虽然他知道这一幕是百官刻意营造出来的,但是他依旧激动不已,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试问天下有哪个大丈夫,没有幻想过眼前这一幕。而这一幕却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二十载征途,他改变了这个世界太多太多,同样的,这个世界又何尝不是在塑造着他。

……

最终,陈风依旧没有登基称帝,这是他第三次推辞了,对于百官来说,自然知道这其中的流程。但对于天下人来说,陈风之品德也再次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今北军治下的黎明百姓,谁不盼望着这样仁德贤明的君主能够早日君临天下。

————

三日后,襄阳城北,健恢把玩着一支射空的袖箭箭筒,他的目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光芒。三天前的襄阳大会上,他就是靠着这把袖箭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了弑君……当然,刘协身上的致命伤可不止他这一处。

纵使死在健恢手上的人命非常多,但对于弑君一事上,健恢还是久久不能平静的。

襄阳大会结束后,整个襄阳就进入了新一轮的大洗牌,各种明会暗会不断,但却没有一方势力去动已经在明面上的天网。

毕竟天网是打着救驾的名义现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