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四百四十一章 荆州局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一章 荆州局势(1 / 2)

“中原群雄已铲削殆尽,天地日月皆备于主公。乾坤在造,正当此时,臣替百官,再次拜奏…”

陈宫一撩官服下摆,身体笔直的跪下,昂首挺胸,朗声道:

“扣请陛下,早正号位,以慰臣民之望。”

陈风看着陈宫正直的眼神,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当然他的不平静是欣慰的不平静,陈宫何人?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汉忠臣.想当年,他为了放走行刺董卓的曹操,甘愿放弃官职跟随曹操东奔西跑。就是这样的大汉忠臣,都劝他开元称帝,足见天下人对他称帝之事,所持的态度。

其实想想,陈风也就释然了。陈宫投效自己之前,难道不知夺取中原之后,距离自己称帝就不远了么。就算自己无意称帝,也会被自己的将相们推到那个位置。何况陈风也不会将帝位让给他人。

他想开创盛世河山,他想开创一个不一样的纪元,那就需要站在这个位置上。

其他人,不配。

但陈风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不怕史书将会如何评价自己,但是当下,该做的一些事情还是要做的。四百年大汉,可不是说取代就能取代的,汉帝犹存,此时称帝,就是在逼那些自诩是大汉忠臣的人纷纷依附到南边去。

陈风虽然不惧,但也想此事能够更加顺理成章。

他看着陈宫,淡淡的道:“公台的心意,孤明白了,孤功浅德薄,岂敢妄自称尊,此事容后再议吧。”

陈风刚说完,不料陈宫竟继续劝道:“灭匈奴,逐鲜卑,开创蒙、雁、云、辽四州之地,将大汉版图扩张何止万里。主公之文治武功,使我边境得以安宁,使得万邦来朝。如此丰功伟绩,岂曰功浅?主公屡屡谦让,明主圣君之德更已昭显,岂曰德薄?臣扣请主公,念及天下苍生之厚望,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早日即位开元。”

陈风微微一笑,随后打了个哈欠,言道:“天色已晚,明日还有朝会,公台早些下去休息吧。此事,孤自有章程。”

陈宫张了张嘴,想想自己在观书阁中,而且左右就自己和主公两人,如此劝进确实显得草率,于是也不再多言,起身之后再次拱手一揖,才言道:“微臣告退。”

陈风看着陈宫离去的背影,神色中若有所思,陈宫劝自己称帝全然是为北军和天下考量的,但他也知道,如陈宫这样的人并不会多。恐怕就连张辽、张硕等北军元老,希望自己称帝的原因,也有几分自己的私心吧。

陈风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谁不希望青史留名,谁不希望惠及后代,此乃人之常情。开国元勋,封侯拜相,这不正是大丈夫毕生的追求么。

陈风嘴角牵起一丝笑意,低声自言自语的道:“再等等吧…该给你们的,一样都不会少……”

……

————

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正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着,虽然这发展之中暗带腥风血雨,但至少从明面上来看,一切都在缓缓的步入正轨。

建安四年的年关在即,南方的空气也显得颇为凝重。

曹丕与刘备相继入荆,刘表之所以接纳,当然是出于未来抵御陈风大军的考量,但当下要解决和调和的,自然是各方势力入局荆州之后的利益分配。

要知道不管是曹丕还是刘备,都不是孤身前来荆州,他们是带着大军来的,曹丕更是带着一整个朝廷班子,刘表如果一个处理不好,恐怕荆州都有可能原地易主。

曹丕入荆之后,刘表将其安排在了江陵,对于皇帝刘协,刘表自然是想将其接入襄阳城的,为此刘表还大兴土木,在襄阳为刘协打造了皇宫。

但曹丕显然是不愿将刘协放出去,他直接将刘协和朝廷安置在了江陵,并且开始招贤纳士,俨然有将自己当做荆州之主的姿态。

这当然引起了刘表的强烈不满,但是事已至此他又无可奈何。

相反,刘备入江夏以来,与江夏太守黄祖相处虽然不算融洽,但也在蕲春一带得以休养生息,而且事事奉刘表之命而行,甚至对于刘表派遣长子刘琦前来监视,刘备也是以礼相待,对刘琦百般顺从,这也让焦头烂额的刘表感到了一丝欣慰。

……

随着年关的到来,荆州各地的官员也都陆续赶往襄阳参与大会,刘表依主簿蒯良之计,也邀请了曹丕与刘备一同前来襄阳共商大事。

曹丕在接到刘表的邀请之后,急忙召来了众谋士商议此事。

此时曹丕拿得出手的班底已然不多,虽然他坐拥整个朝廷班子,但这些多数都是一些充数之人,真正能为己用的少之又少。

他的谋臣班子此时为首的正是程昱,其下便是刘晔、崔州平还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少年。

此人正是庞统庞士元,他应好友崔州平之邀,终于是从鹿门出山,加入了曹丕集团。曹丕在与之交流过几次之后,便惊为天人,叹服其才能的同时,也惊叹他的年龄。

在曹丕出示了刘表的邀请函并表明这次会议的主题后,崔州平率先言道:“主公大可不必理会,襄阳乃是刘表的地盘,主公一旦前往,如果刘表欲对主公不利,那后果不堪设想。”

程昱沉吟片刻,反驳道:“主公应当前去,如今我们客居荆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