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中原初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中原初定(1 / 2)

宛城的战役结束,仿佛是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与新时代的开启。

整个中原战场,已经再无悬念,没有任何一方势力能够阻挡北军统治中原。

南方的诸侯们调兵遣将,他们当然不是为了进入中原分一杯羹,而是担心北军趁势继续南下……

此时的中原,处境最为尴尬也是最有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只剩下了徐州一地。原因无他,只因北军对徐州的态度太过诡异,没有人知道下一步北军将如何处理徐州。

自从陈登出使北军之后,前后已过了两个多月,兖、豫的战事都宣告终结了,陈登却迟迟还没传回消息。在徐州权贵们看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陈登还跟随在镇北王身旁并未出事。

而这个消息,也是陈风故意放出去的。

建安四年九月,陈兵青、徐交界处的司马懿突然率军回撤,只留下王永一营八千骑兵开始朝着徐州进发。

这一举动直接让徐州所有的世家门阀都放松了警惕,他们在心中暗自庆幸,肯定是陈登不辱使命,与镇北王达成了某种协议。

北军大将王永率领八千人开赴徐州,这个举动可没人认为北军是为战争而来,如果北军想要攻打徐州,那定然是联合豫州和兖州的兵力三面夹击,怎么可能只动用八千人。

如此判断之后,徐州公家家主亲自带头,率领着诸多徐州大大小小的士族前去迎接王永入徐州。

在这些人眼里,他们可不管天下如何改朝换代,只要不影响他们在徐州这一亩三分地的利益,奉谁为主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

当公家主等人在诸县等了王永三天之后,王永才率领军队姗姗来迟。公家主强压下心中的不满,仍旧是笑脸相迎。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王永竟突然发难,将在场的所有徐州世家子弟全部扣押。

徐州世家本就没想过北军会来这一手,这一次他们为表诚意,身边除了仆人之外,几乎是没有带上任何防备力量的,自然是被一锅端了。

随后,王永令人仿照公家主笔迹,传讯徐州所有世家,言已经与北军达成协议,从而瓦解了徐州上下的防备之心。

与此同时,司马懿一招十分精妙的障眼法,骗过了天下人的眼睛,看似后撤的大军早已兵分三路。

一路从琅琊往海曲推进,一路从姑慕往翠乡,一路从东武往莒县,三路大军只用了短短半月时间,便将东海郡、琅琊国、彭城郡收入囊中,在徐州的世家门阀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司马懿的三路大军与王永已经会师下邳城下,大半徐州都已沦陷。

司马懿所行政策,便是杀尽一切不服,凡有抵抗之徐州世家,尽皆被屠,家产充公。他给徐州士族带来的腥风血雨,一点不弱于当年血洗冀州士族。

面对如狼似虎而来的北军,三万下邳守军人人自危,只能龟缩于下邳城厚实的城墙中苟延残喘。

司马懿只是令王永将下邳四面围定,随后便亲自率军绕开下邳孤城,继续杀奔广陵郡。

十日的时间,司马懿便扫荡了整个广陵郡,并且在广陵城下以陈登的性命逼降了陈珪。

在得知徐州已全面失守,背后再无援军的情况下,下邳城最终也放弃了顽抗。

徐州的战事,在退守下邳的曹豹献城投降之后,总算尘埃落定。

只是等待徐州世家的,将不再有与北军讨价还价的筹码。

为了将徐州的军政大权牢牢抓住,司马懿不惜伪造罪证,将曹豹与公家主为首的一批徐州世家斩首示众,以最快的速度夺取了这些人手中的资源,彻底的控制住了徐州。

……

司马懿干完这些事情之后,陈风也率领南征的大军渡过黄河回到了河北。

接到司马懿的书信之时,陈风已经进入了并州地界。

随后陈风临时召开会议,将司马懿从徐州调回唐城,同时封回来复命的徐晃为广陵太守,协同王永镇守徐州,并防范江东可能的北上。同时,陈风委任徐庶为徐州牧,陈登为徐州别驾。

正所谓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徐州在司马懿手中,已经打压得非常彻底了,也是该安抚安抚徐州世族的人心了,一味的杀戮有时候只会适得其反。

但是对于司马懿所做之事,陈风还是非常满意的。司马懿这是将自己放在了旧世族的对立面,如果说他第一次在冀州举起屠刀,陈风还会怀疑他是想展露忠诚,那么这第二次的屠刀,就已经彻底的将他司马家与大汉旧贵们划清了界限。试问一个四处树敌的人,又如何能得到支持和拥戴,从而拥有颠覆政权的能力。

要知道在历史上,司马家能够篡位,除了司马懿的才能与隐忍之外,作为河内最大的名门望族,世族门阀对他的支持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

……

安排好徐州事宜,大军继续出发,从黄河边直通太原,再转道唐城。这一路陈风大军只用了短短四日的时间,足见此时并州的大道要道修建得多么平直。

陈风一直奉行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如今整个河北地域,无论是并、冀、幽,还是蒙、雁、云、辽,道路修整的工作就从未停息过。

当陈风出现在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