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三百五十四话 辩论大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四话 辩论大会(1 / 2)

许攸落荒下台之后,石韬也只是对着四周拱手致意,随后丝毫不带留恋的转身离开。

这时,鹿门学院中又走出一人,此人正是崔州平。

只听崔州平拱手言道:“在下鹿门学子崔钧,就在这里说一些浅显的观念”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皇权至上,此乃国本,与学术无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话说得好,但美中不足的,是无君臣之义,故实乃非论也。岂不闻三纲五常之理,君为臣纲之义?”

这话说的,就难以抨击。他引用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之论,要知道天下儒士,可是奉董仲舒的言论为经典啊。

这个时候,陈风也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恐怕是早有预谋了,无非就是想在文坛大会上,将自己贬得一无是处罢了。

从天网的调查情报来看,陈风已经猜到了幕后之人是谁了。想起那个脸色煞白满脸病态的男子,陈风淡淡冷笑,且看你还能笑到什么时候。

而场上的安静并未持续多久,穿着一身蔚蓝色的逐鹿学院制服的司马懿站了出来。

只听他说道:“先生岂不闻,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先生一再强调皇权,在下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来说,想要施展抱负,就必须手握大权。但是一个国家的权利体量却是固定的,当你大权在握之时,其他人便失去了权利,汝看似敬于皇权,实则只是想成为权利中心的无冕之王而已。”

崔州平闻言眉头一皱,司马懿见状,质问道:“怎么?难道吾说得不对?”

崔州平反驳道:“忠君爱国,难道不对?”

司马懿讥讽道:“我且问你,君王重,还是天下苍生重。”

见崔州平不答,司马懿继续追问道:“汝读圣贤书,又为的什么?”

这下崔州平被问得哑口无言了,按照他一开始提出的逻辑,现在他回答什么都是错的。

眼看崔州平被问得哑口无言,一道声音从中台之下响起:“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崔兄之言论虽激进了些,实则合乎天理。”

只见此人其貌不扬,浓眉掀鼻,黑面短髯,面容古怪,但出言之时却无比的自信。他昂首阔步来到台上,与崔州平并排而立,对着司马懿拱手朗声道:“世间万物都依循着其自有的规律演变,这个规律可称之为天理循环。理便是世间万物的本质,阁下认为呢?”

司马懿眼神微眯,询问道:“汝是何人?”

庞统笑着道:“吾名庞统,乃荆州名士也,特来会会汝。”

看着一脸傲然的庞统,司马懿冷笑道:“汝所谓的天理,便是灭除人欲?”

庞统仰着头,用鼻子出声道:“有何不可?”

司马懿嘲笑道:“刚刚崔兄还提及三纲五常,可曾知晓,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如此说来,岂不是与阁下所言之灭除人欲背道而驰?”

庞统啐了一声,言道:“大大的谬论,君不正,更当劝之以正,父不慈,应不改子孝,此乃天理也,有何不妥?”

……

两人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争论,听得军乐台上下数万人津津有味,支持者也不相伯仲。

眼看争论不出结果,台下再度走上来一人。只见此人气度内敛,神态自若,面色如玉,生得那叫一个玉树临风。单从外表看,那与庞统对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陈风定睛一看,正是诸葛亮那小子。眼看诸葛亮登台,陈风脸上也带起了笑意,他倒想看看,这小子会说出什么言论来。

只见诸葛亮上台之后,先是对着司马懿拱手作揖,后是对着庞统,崔州平点头示意。

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的时候,便已知晓此人是谁,毕竟他的三弟最近可没少在他耳边唠叨此人。他心中没来由的升起一种感觉,此人恐怕会是自己的一生之敌。

虽然明知道他是谁,但是司马懿还是拱手回礼道:“不知阁下何人?”

诸葛亮淡淡一笑,羽扇轻摇,轻声言道:“山野村夫,不足道哉。”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对着司马懿朗声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大义当舍生;为保节当赴死。不知司马先生对于此话,有何见解。”

仅仅只用了一句话,就将了司马懿的军。

陈风在厢房之中也是一愣,这话换做是他易地处之,怕也不知如何回答啊。司马懿是知道自己在观看的,这个时候他如果不赞同这句话,怕被自己起疑,如果赞同,更等于直接认输,这让司马懿如何抉择……

见司马懿被问得眉头紧蹙,诸葛亮看在眼底,继续轻声笑道:“万物依存于情理之中,才能蓬勃发展。但是人在世间万物的纷扰交错中,会迷失自己,迷失理。司马兄之言论,恐怕不只是想当个为国为民的良臣那么简单吧,汝之理想,到底是权臣,还是……君王?”

此言一出,全场愕然,司马懿更是吓得冷汗直冒,目光不由自主的瞥向陈风所在的厢房处,此时他心境大乱,更别说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