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三百一十九话 春耕大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九话 春耕大典(1 / 2)

陈风乘坐着玉影,跟着春祭的牛与犁方阵从南门而出,唐城南郊官道之上,左右都是密密麻麻的百姓。看着雄武的军队,无不振臂高呼,为北军壮势。

混杂在人群中的外来人员,眼中满满的都是敬慕之色。甚至陈风还听到道路两旁有人在议论:

“兄弟,你可知在哪报名参军?”

“你不是来参加群英会的吗?”

“他娘的,还参加个屁,这样的军队我们直接加入,未来博个封妻荫子也不是梦啊。”

“兄台说的极是,如此我随兄台同问!”

“……嘿,那谁,你知道在哪里报名参军么!”

“同问…同问……”

……

陈风面带微笑,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大费周章的举办这场文会和武会,并且以春祭之名举办这场阅兵,如此兴师动众,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展示拳头那么简单。

队伍一路前行,沿途敲锣打鼓,号角齐鸣,路边更是爆竹声不断。

汉人春耕大典的风俗,加上唐城密集富饶的人口,再结合北军威武雄师所带来的冲击感,深深的刺激着每一个在场之人。

就连身处中心,见惯了风雨的陈风,也忍不住心神激荡。

队伍终于在吉时开赴军乐台,此时的军乐台也是人满为患。

高台两侧坐满了各地诸侯的队伍,以及各个王国,世家大族的人员,还有北军的官员将校们。观礼台之下,都是北军在职或者退役的人员,以及其家属们才可入内旁观。

原本紧随北军队伍而来观礼的大量百姓都被挡在了军乐台外,在得知只有北军人员的家属才可入内,一时间怨声四起。

不过他们抱怨的不是北军的规矩,而是自家子弟竟无人在北军当值。而外来人员更是如此,纷纷感慨,何时才能加入这样的军队。

这时,诸葛亮与鹿门众人也随着陈然等人来到了军乐台,司马孚上前和守军交流一番,士卒们立刻放出一条通道,让众人入内。

诸葛亮眼神微闪,他看了一眼前方亭亭玉立的少女,若有所思。陈然刚好回头,与之对视,诸葛亮神情一阵恍惚,急忙低下头来。他在心中暗道:“这是怎么了,自我明事以来,心境何曾如此混乱……”

……

军乐台中,随着北军各阵人马开入,台上观礼的人员也为之一静。

一队队精锐的人马从眼前经过,就已经给诸葛亮等人造成如此震撼的冲击了,更何况是所有军阵同时亮相。

一时间,军乐台中落针可闻。所有人眼中都写满了惊骇。

台上观礼的南蛮部落中,孟获嘴巴张得老大,其身旁衣着豪放的祝融夫人急忙伸手遮住孟获的大嘴,唯恐孟获让南蛮颜面尽失。

但孟获此时还是愣愣的没回过神来,他在心中暗道,这辈子说什么都不能让南蛮与北军交战,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不就是传说中的鸡蛋碰石头么。

其实祝融夫人也无需如此,因为当她回身一看,身旁看台上,不管是不是来自中原的势力,亦或者是汉人也好,胡人也罢,无不满脸惊骇!

可能也就是和北军正面交战过的鲜卑部落,曹操的势力,吕布还有刘备的势力会相对好点。

他们看着周围一片惊叹的眼神,心中也都冷笑起来。你们一个个不是天天嘲讽,我们坐拥中原之地,各方势力合纵,还被北军打得狼狈不堪么。

现在看看你们的表情,换做你们,可能连狼狈都做不到,直接就给打没了。

不管各方思绪如何,春耕大典的流程还在继续。

陈风策马来到军乐台玉阶之前,随后翻身下马,步行上台。

行至中台,早已侍立一旁的沮授神色肃穆的递上祭文。

陈风双手接过祭文,跨步来到中台巨鼎之前,焚香祷告,随后祭拜天地日月,紧接着祭拜雨神与农神,祈雨祈谷,祈新的一年,天下顺遂。

陈风摊开祭文,立于巨鼎之前,朗声道:

“臣,华夏镇北王陈风,敬告华夏诸祖,华夏山河无恙,天地安泰。北境所属政通人和,北境百姓居食无虑,无渡寒之忧。北境六州无战乱之险。北境之敌,于金戈铁马之下,惶惶不可终日。百姓安居乐业,轻徭薄役,天下安然。”

“今,臣诚心叩拜,祭祀先烈。望华夏先烈,佑我华夏锦绣河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臣陈风,敢昭告于天下社稷,惟神赞辅,生嘉谷、粒我烝民,万世永赖。谨以玉帛牲齐粢盛庶品。备兹瘗祭,尚飨。”

祭文念诵完毕,再次上香。随后,仪仗从两旁端着五谷、祭酒、锦帛、玉器,还有烹饪好的豕、羊等祭品拾阶而上。

祭礼毕,陈风继续向上,直至军乐台顶端天坛。他袖袍一挥,甲胄带起一串铿锵之声。随后朗声道:

“建安元年,华夏江山稳固,汉人血脉嫡传万年。后世子孙奉享香火,华夏先烈天上有灵,佑人间子孙,枝繁叶茂……”

一通的仪式下来,二月北方还是天寒地冻,但陈风却早已大汗淋漓。随着祭文焚天,祭品上供,也昭示着建安元年已过,崭新的建安二年开启。

随后,陈风再次接过一篇祭文,文绉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