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二百九十六话 主帅断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六话 主帅断后(1 / 2)

随着孟坦身死,韩福败退,夏侯渊的后方阵地立马摇摇欲坠。

好在张绣的士卒多是七拼八凑的山野杂兵,战力很是一般,不然此时被围的,就可能是夏侯渊了。

虽然如此,张绣还是生生的撕开了一条缺口,供北军杀了出去。

徐晃也摆脱了夏侯渊的追击,他回头看了眼依旧陷于战场之中的马超。微弱火光中,两人中间的曹军层层叠叠,马超就算再勇武,也很难从中突破。

他从怀中拿出一支响箭,朝着西方的天际发射。

响箭的声音很快就隐没在了战场的喊杀声中。这声响,甚至没有引起曹军过多的注意,但是陷于阵中的马超抹掉脸上的血水,看着响箭射往西面,顿时也明白了徐晃的意思。他是要让自己朝着西面突围啊!

他也知道,从正面突出重围与徐晃汇合几乎无望了,就算他能凭借一身勇武突围出去,麾下将士也将死伤殆尽。

他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吹了声口哨,引着鏖战了数个时辰的北军将士朝西突围而去。

……

天色将将亮起,一夜的鏖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程昱此时的脸色很不好看,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但结果却在预料之外。

谁能想到,在这重重包围之下,北军依旧能突围而出,还给曹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一刻,他才意识到了北军的可怕。在强大的战力面前,再好的计策也有可能付诸东流。

但是此时不是思虑这些的时候,徐晃虽然突围而出,但是他这一部北军偏师也已遭重创,短时间内无法再给曹军造成威胁。

他现在要做的,是找到北军的渡河地,从而截断北军左路军主力的退路。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韩庸,已经在横菖渡送走了两波将士,此时横菖渡也仅剩下最后两万人马。

曹军开始沿着黄河搜索北军踪迹,到了横菖渡一带,他们派遣出去的部曲开始遭遇北军斥候猛烈的阻截。

收到战报之后,程昱断定北军定然在此渡河。

但是依照北军外放的斥候人数判断,此时北军应该还没开始撤离。如此一来,横菖渡就有着足足六万的北军将士,这让程昱不得不慎之又慎。

他哪里知道,此时韩庸几乎将所有的将士都当做斥候来使用了,建在横菖渡的军营此刻早已空空荡荡。

他站在滔滔的黄河边上,无视头上的瓢泼大雨,就这么静静的凝视着河面。他知道,徐晃大概率是出事了,不然曹军也不可能追击到此处。只是,北军还有最后一批将士还没撤离啊。

就在这时,翻卷的河面上,水天交接的远方,缓缓的出现了点点黑影。

随后,黑影越来越多,转眼间,便汇聚成了一条黑线。

韩庸眼前一亮,他知道,来接他们的船队,来了!

他看了看天色,急忙唤来亲卫,言道:“朝天空发射响箭,将洒出去的将士们全都召唤回来,今夜,我们便撤离。”

此时的河面上,王传亲自抄浆,用力的滑动的船只。他面色焦急,恨不得船只都能插上一双翅膀,尽快飞到横菖渡上。

高顺因为缺了一条胳膊,对于划船之事他也有心无力,只是他一直伫立在船头,任凭雨水湿透他的全身。紧蹙的眉头,也反映着此时他内心的焦躁。

虽然船队已经可以看到横菖渡了,但是逆流而上的船只却越来越慢。

面对越发汹涌的浪潮,船队上的北军将士只能用尽浑身力气,与大自然的神威抗衡着。

高顺身旁的水军军侯沉声道:“看这个架势,今夜黄河之水又要大涨了,恐怕……”

高顺闻言,只是淡淡的道:“那就让兄弟们加快速度,岸上还有两万兄弟等着我们接他们回家。”

军侯不再多说什么,咬了咬牙,他也扯掉身上的铠甲,加入了划船的行列。

……

夜色已深,接到通知的北军将士也纷纷回撤,快速的聚拢到横菖渡岸边。已经有不少将士开始登上第一波靠岸的船只了。

与此同时,曹军大帐中,程昱、夏侯惇等人也接到了北军斥候全面后撤的消息。

程昱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突然一惊。他这才反应过来,恐怕此时横菖渡的北军已经所剩无几了啊。

程昱急忙道:“快,快集结大军赶往横菖渡口,我原先还诧异,北军既已被发现了北渡的位置,为何还要不顾将士疲惫的派遣这么多的斥候出来,原来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夏侯惇闻言,哪里还坐得住,急忙下令大军集结,浩浩荡荡的赶往横菖渡。

待天色微微放亮,北军的将士们已经大半登上了船只。

面对汹涌的黄河,渡船靠岸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也导致了登船的效率越来越低。

王传和高顺此时也已登陆,他们就站在韩庸的身侧。王传沉声道:“将军请速速登船,由末将断后即可。”

高顺也开口劝道:“将军乃三军主帅,此时你的安危更是关系全局。再者,主公在河北等你呢。”

韩庸闻言,神色上出现了一丝波动,但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两位将军莫要多说了,就是因为我是三军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