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二百九十四话 一枪挑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四话 一枪挑杀(1 / 2)

随着青州北海所获的粮草不断的运到黎阳所处的黄河两岸,虽然不足以维持战事的进行,但是解北军粮草的燃眉之急还是绰绰有余了。

陈风立于岸边,面色沉着地看着一船船士卒回返河北,思绪却已不知飘向了何方。

青州战场已全线退回,曹操的青州军和吕布军都已元气大伤不足为虑。而中路兖州战场这边,曹军更是损失惨重,几场大战下来,十数万曹军几乎都打光了。再加上曹军在兖州实行的坚壁清野的政策,也让兖州遍地荒芜,非几年的功夫不可恢复。

陈风此时一点都不担心曹军前来,他所担心的,无非是左路军能否安然撤回。他可以预想到,关中之地的战事,将极为惨烈。

不仅仅是陈风在关注关中战局,曹军也同样将目光聚焦到了关中之地。

此时,韩庸率领几近断粮的大军缓缓朝着横菖渡退去,他走的也并非直线。为了防止曹军提前知道北军撤退的登船点,韩庸将斥候尽可能的散开,并忽而往东北行进,忽而转向西北,心中漂浮不定。

原本想要趁机追杀的夏侯惇,也在巩县遭遇了徐晃的伏击,好在程昱提前发觉不妥,大军并未深入,才没有遭遇过大的损失。

但是经此一役,曹军也变得小心翼翼,完全不敢再贸然出击。

巩县南郊,曹军大营中。

此时夏侯渊也率领虎牢守军前来汇合,虎牢关只留下一偏将镇守。

而此时,东岭关守将孔秀,洛阳太守韩福,大将孟坦,汜水关守将卞喜,荥阳太守王植等也纷纷率兵前来助战。

司隶地界一时风云聚起。

夏侯惇与夏侯渊相见,兄弟俩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中原战事持续到现在,虽然看似北军退去,但中原的损失有多大,也只有亲历之人才知道。

就看这二位夏侯将军,此时哪里还有当初领兵出征之时那般英武,夏侯渊消瘦了何止一圈,眼圈更是泛黑凹陷,夏侯惇也好不到哪去,原本红润的脸此时也枯槁不堪,仿佛老了十岁。

……

中军大帐中,东岭关守将孔秀意气风发的道:“如今北军惶惶如丧家之犬,将军何不下令,我们四下分头追击,斩获多少战功,都各凭本事。”

此话一出,大帐中便哈哈大笑起来,只有夏侯兄弟和程昱等与北军交手过的主将才笑不出来。夏侯渊更是腹诽着:“这群狂妄自大的家伙,北军强势之时,不见他们踪迹。待北军要撤退了,一个个又能起来了。真的遭遇了北军,只怕这些个郡兵没有一个能用的。”

程昱看着大帐中的喧哗,不耐的皱了皱眉头,挥手示意大家停下。待大帐重新安静下来,他才来到帐中悬挂的关中地图前,言道:“北军主力行踪虽漂浮不定,但以其整体方向,不难推断其目的地应该是在黄河一线,只是无法判断其最终的目的地罢了。”

他顿了顿,用眼神制止了几个想要出言邀战的将士,继续言道:

“想要咬住北军主力,就必须先歼灭徐晃率领的纯骑兵的偏师。依我之见,可使用引蛇出洞之计,在偃师一线伪造大军奔袭的假象,将之引至此处。”他指了指偃师东北方向的一处山坳,沉声道:“此时,再以重兵团团围住,必叫其饮恨坳中。”

汜水关守将卞喜撇了撇嘴,不以为然的道:“军师是否太过小心,只要给某一支兵马……”

话音未落,夏侯惇已经拍案而起,他怒视着卞喜大声呵斥道:“住口,你们与北军真刀实枪的战过?什么都不懂的东西,哪来的自信在这里大放厥词。”

这话已经说得极重,这个时候,众人才反应过来,帐中的几位领袖表情都很是凝重,一点都没有大战将胜的感觉。

虽然有点不明所以,但也侧面说明了他们对于北军的忌惮,不管此时心里是正视北军的,亦或者依旧不以为然的,此刻见夏侯惇怒发冲冠,显然也不会有人傻到继续去触霉头。

……

计策就这么安排了下去,一连三天,曹军都在偃师大规模的调动着,但来去如风的徐晃军却迟迟不见踪迹,根本不为所动。

见计划失败,夏侯惇不得不重新召开军议,程昱见一计不成,心中再生一计。

他言道:“徐晃军游弋在偃师以北的地区,既然他迟迟不愿动作,那我们就假戏真做。”

他指着地图道:“我们可以使用声东击西之计。”

夏侯渊急忙问道:“计将安出?”

程昱捋了捋胡须,眼中精芒闪烁,淡淡的言道:

“我们可继续在偃师制造动静,用以吸引徐晃的注意。同时,派遣大军绕开偃师,直扑黄河,只要沿着黄河巡查,定能找到北军主力的目的地。随后我们便在偃师以北构筑防线,阻断徐晃军与北军主力的联系,届时徐晃便是我们的瓮中之鳖,我们是袭扰北军主力亦或者围歼徐晃大军,都将由我们说的算。”

夏侯惇闻言大点其头,他十分认同程昱的计谋,并第一时间采纳且付诸行动。

而这一次,徐晃显然没有反应过来。

待他发现事情不对的时候,为时已晚。

曹军主力已经绕过偃师,在自己背后形成了一条新的防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