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二百七十七话 渡河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七话 渡河之战(1 / 2)

北军南渡黄河以来,已经有七天的时间了。

黄河沿线时不时都会爆发遭遇战,但除了白马坡一战,北军前锋赵云斩杀蔡阳,攻破曹军白马坡大营之外,就没有其他大战发生。

曹军并未打算在黄河一带进行阻截,而是选择一退再退。

这样的抉择也让陈风略感不安。

……

言归正传,黎阳可谓是兖州距离黄河最近的一座大城,按理来说应该重兵防卫的黎阳城,此时也是人去楼空。

不仅仅是没有驻军,曹军甚至还迁走了城中的百姓,只给陈风留了一座空城。

此时,陈风十二万中军正在浩浩荡荡入城,各式辎重兵械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入城中。

可以说有了这个桥头堡,北军就赢得了更多的纵深空间,这对兖州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陈风此时伫立在城外,看着不断入城,还有在城外扎寨的大军,心中若有所思。

一旁的贾诩笑道:“主公可是担心曹军有诈?”

陈风点了点头,沉声道:“渡河至今,仍不见曹操主力,白马已失,黎阳被夺,左路大军横渡黄河,右路大军直逼青州。如此局势却迟迟不见踪迹,你说他们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贾诩早就知道陈风必有此问,关于这个问题,他更是思量再三,所以回答起来也没有一丝犹豫:

“曹军主力不出现,放任我等纵横兖州,此乃大好之事。于战局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只要前后呼应,左右联动,拿下整个兖州也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兵锋直抵许昌,且看那曹操还能退否。”

陈风点了点头,问询道:“如此一来,诸公对于接下来的布局可有看法?”

贾诩言道:“大军可以继续压进,同时选一良将率精骑直逼许昌,逼曹军主力现身。大军行进之间互为犄角,我军多为骑兵,穿插联动之间更有优势,可让曹军无机可乘。”

一旁的荀攸摇头道:“何须逼迫曹军主力现身,他不出来我们就散开推进,其一我们兵力多于曹军,其二兖州一马平川,完全可以迅速拿下。”

陈风思虑一番,对于两位军师的建议,他与荀攸的想法可谓是不谋而合。拿下兖州各地,大军包围许昌,试问曹操还能如何?只要兖州和许昌一丢,曹军主力就算丝毫未损,主动权也全在北军这边,届时是守兖州等待来年粮草充足再发动攻势,亦或者一鼓作气鲸吞中原,都在自己的一年之间。

陈风本就不是犹豫之人,心中有了想法,第一时间便拍板道:“就依荀攸之计,让左右两军加大攻势,分散曹军兵力。同时大军压进濮阳,令于禁的后军与粮草辎重全部过河入驻黎阳。”

对于这个决定,两位军师都觉得并无不可,不管实行哪种策略,拿下濮阳都是必然的。

……

随着战局的推进,北军的右路军,也在张辽的率领下,从阳信横渡黄河。

冀州阳信与青州乐安国所交界的这段黄河,在这个季节更显湍急。毕竟临近出海口,地势落差也比较大,暴雨之后,其水势非上游可以比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北军的水军在右路军渡河期间,几乎都在这边帮忙。

十几万人的渡河,布满了整个河面,仿佛连那些噬人的巨浪也安静了许多。

河面上人声鼎沸,典韦的前军已经完全渡河,张郃也在他的安排下率军从其他渡口过河。此时张辽所在的中军正在缓缓渡河,张辽立于艨艟战舰之上,正打算过河,恰逢河水涨潮,水军建议等待过了潮汐再行渡河。

就在这个时候,河的对岸突然尘土飞扬,张辽眼神一眯,不用想也知道,青州军打算等北军半渡而击了。

看着南岸遮天蔽日而来的青州军,张辽不惊反喜,布局这么多天,破绽卖了这么久,总算是没有白费力气。

他大手一挥,中军令旗闪动,天空也划过几声响箭,水军主帅文钦也开始调转船头,战舰上林立的巨物缓缓掀开油布,露出底下的峥嵘,赫然是一台台抛石机。

而南岸上的典韦也笑了起来,他大手一挥,重盾枪兵纷纷结阵。在阵前更是一字排开数十台工部新产的,刚刚列装军中的发石机。

田豫大军逼近至两百步后,便不急不慢的开始整装列阵。

看着北军现在的情形,田豫也是眉头大皱。如今北军前军在南岸,主力在北岸,河道之上还有大量的战船漂浮其上,看似局面对青州军一片大好。但田豫总觉得北军太过淡定。

一旁的青州别驾吕虔也皱眉道:“北军恐怕有诈,将军请看,河面上的战舰尽皆掉头,明明可以加快运输却不紧不慢。北军既不加快运输兵力,也不及时撤回南岸之军。事出反常必为妖。”

田豫对这位智勇双全的别驾本就很赞赏,起初他以为这是丞相安排在自己身旁以作监视的,但相处下来,却深深被吕虔的才情和勇武所折服。

田豫点了点头,言道:“箭已上弦,不得不发。子恪(吕虔字)去都统后军,谨防有变,我亲自率军冲阵,只要将北军南岸之兵杀乱,任他有千般计谋,也得损失惨重。”

大将张南急忙道:“大人不可,冲锋陷阵乃吾等本分,岂能让三军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