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二百五十三话 议阁初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三话 议阁初定(1 / 2)

骠骑将军府上,一场改变北军政局的议会正在悄然进行着。

陈风刚刚选定完六部主事人选,此时正一脸笑意的看着满脸期待的堂中众人。

议阁的重要性,在陈风刚刚的诉说中已经不言而喻。换句话说,这不就是一朝宰相的职能么!

此时,沮授一脸淡然,荀攸略带激动,韩庸面带笑容,司马懿神情略微有点紧张,贾诩则是安心的捧着茶碗。

陈风也不再吊众人胃口了,朗声道:“议阁,初定由沮授、荀攸、司马懿连同在外的田丰、黄权共同执掌。军事府由韩庸、贾诩为主,军中一干宿将为辅共同管理。诸君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司马懿手一抖,差点将手中茶碗打翻。虽然有所预料,但真当陈风说出来的时候,司马懿还是极为激动的。毕竟陈风对他的防范他是感受得到的,如今可算是委以重任了,这怎能不叫他欣喜若狂。

陈风见制度和人选安排得差不多了,不由得也松了一口气。

毕竟现在的人事任免和职能划分实在是太不明确了,北军一军建制,却统御着万里河山。不改制,累死他也做不完那如山的政务。

他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喜欢亲力亲为的缺点,虽然这也不能完全说是缺点。但是管理一方领土并不是如后世一般管理一个公司。大小事务都要经手,就算十个陈风也完不成每日繁杂的工作。

既然意识到了问题,那就要做出改变。职能划分出去,权利下放下去,自己才能真的抽身出来。为君者,最重要的是抓住大纲和方向,剩下的事情,自然要由下面的人去做。

现在所建的六部与议阁的雏形,也是为了将来入主中原之后,能够快速的用新的制度取代三公九卿。

陈风本就对三公九卿的制度有所不满,这种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将行政、军事、监察融为一体,彼此之间又少有制约,更是将为君者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官员之间分工不明,更多的是挂个名头,所行之事皆由领袖决定。错综复杂的制度使得很多有官位的人无所事事,而有野心的人可以借居一个高位总览大小政务。

而内阁与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各部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彼此又能互相制约。现在的试运行只要稳定下来,未来只要稍加修改,对薄弱环节进行修正,再加入御史台、三省制等,便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再以此推出官品制与科举制,便更加的水到渠成了。

陈风深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很多事情得慢慢来,急功近利只会本末倒置,激起反弹。只要官员的改制走出第一步,他相信后面的事情就算不由他去推动,也会慢慢水到渠成。

商议完改制之事后,眼看日头中移,陈风原本想留下大家一起在府上用餐。

但此时心潮澎湃的众人哪里还吃得下饭,沮授更是起身道:“制度虽定,但是很多细则还需商议,任免之事也要及早通知各位大人才是。”

说完,沮授便起身告退离开。其他几人也无心在此,纷纷告退。只有贾诩老神在在的在那里喝茶。

陈风问道:“文和不去忙活?”

贾诩笑道:“忙啥?不用多久他们便要回来请示各种细则。最后呢,你还得召集所有人再开一场议会敲定所有细则和问题。我现在离开,等等不还得再来,外面还下着雨呢……”

陈风听后不由得莞尔,摇头笑道:“既然如此,那文和就留下一起用饭吧。”

汉朝是个农耕大国,提倡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一般是在作与息的时候进食,故而只有早晚两食。

但陈风可不习惯这样的饮食规律。只要非战时,他一日都是三餐。久而久之,北军集团也都效仿起这样的饮食习惯。甚至是北军所属的各地军队,只要条件允许,也都是三餐供应。

陈风的午餐也颇为丰富,一大碗如珍珠般的稻米饭,一盘蒸羊肉,一盘闷干菜,一盘腊肉,一条蒸鱼,一盅鸡汤。

他前世本就是南方人,所以更为喜食大米而非面食。北境几乎不产稻米,农人多种粟、麦。这将军府的稻米还是专门由商队从南方采购而来。

蒸羊肉选用的是羔羊的后腿肉,羊肉香软,蒸得入口即化。腊肉与干菜也是精挑细选的食材,鸡汤由温火煲制而成,汤色金黄浓郁,开盅便肉香扑鼻。蒸鱼选的也是肉质极为鲜美的河鱼。

陈风从来不会在饮食上克扣自己,怎么说现在北军也算是家大业大,再怎么缺也不会缺自己这一口饮食。该享受的时候就享受,大事要做,日子同样要过。为了所谓大业而省吃俭用,在他看来…那格局就小了。

这一顿饭也吃得贾诩满嘴留香,摸着浑圆的肚皮感叹,下次再找个什么由头过来混饭吃。

陈风将桌上的饭菜一扫而空,毕竟该奢侈的时候奢侈,但也不代表可以随意浪费呀。

随后陈风与贾诩打算对弈一局,权当做饭后消食了。但是棋盘刚刚摆上,就看到沮授快步而来,身后还跟着蔡邕、杨彪、司马防等人。

陈风苦笑一声,暗道贾文和所料不差,今天看来是有的忙了。

有了这几位老大人的加入,各部职能和细则划分,人员的制定等都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