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二百二十二话 袁氏衰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二话 袁氏衰颓(1 / 2)

初平四年九月,历时三个月的蝗灾终于在北军上下其心的对抗中落下帷幕。

但是其影响却非常深远,虽然蒙、并、雁三州都不曾出现大面积的饥荒现象,但是这场大规模的蝗灾也将大量牧民和农人逼上了绝路,今年可谓是颗粒无收了。

灾后自然是大规模的赈灾与安抚工作,新的粮种发放也刻不容缓。

陈风直接将正在云州巡视的巡抚队拉回并州,总览此事。

这次的蝗灾,直接将原本就入不敷出的北军粮库打到谷底,甚至多地粮仓都出现了空仓的情况。

陈风除了加紧采买粮食之外,也只能另觅粮草来源了。

按照贾诩的意思,可以暂缓发粮,主要几处重镇不出问题,其余地区并不会影响大局。待两年之后,自然会恢复元气。

但陈风直接拒绝了,今年虽然会困苦一些,但是让他放弃大量的百姓来稳定政局,他是万万做不到的。

就在这时,田丰从雁州传信,西域有使节前来。

陈风立马眼前大亮,汉时丝绸之路走的是西凉地界,但此时,连接西域的草原都在自己手中,完全可以支起一条新的丝绸之路。

陈风对这件事极为重视,立刻让田丰将使者迎往阴馆,打算由自己亲自接待。

于此同时,冀州渤海郡传来了新的消息。

冀州袁绍身体每况愈下,此时已经神志不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前线接到逢纪的请降书,言明已经联合渤海郡的几位统兵将领,打算里应外合,投降北军。

陈风稍作思索之后,还是决定出兵。

虽然现在北军自顾不暇,但是如果能一战平定冀州,那更能让自己腾出精力恢复元气。

在经过多番商议之后,陈风令张辽为帅,于禁为副,马超为先锋,贾诩为随军军师,率军三万五千,进兵渤海。

但是北军兵锋未至,渤海就先乱了起来。

南皮城中,许攸早早识破逢纪、苏由已经通敌,但此时袁绍已经不能理政。

他只好找到大公子袁谭,商议对策。

袁谭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此时渤海郡的格局可谓是纷杂。

袁绍已经病入膏肓,却依旧没有将军政大权交出。

所以两万大军屯于章武,由高干统帅。乐陵、高城、浮阳等地的驻军也是互不统属。整个渤海犹如一盘散沙。

而袁谭可调之兵,除了三千心腹之外,便只有八百城防军了。

南皮城外军营的一万三千将士,也分属苏由、蒋奇统领。

此时北军出兵的消息已经传至南皮,值此危难之际,如果苏由突然背刺,那后果可想而知。

袁谭听从许攸谋略,以袁绍有遗命相托为由,将逢纪和苏由诓入府中,准备一举擒杀。

逢纪不疑有他,和苏由联袂而来。

幸得府中奴仆相告,府中已经伏下刀斧手,逢纪与苏由急忙夺路而逃。

但袁谭哪肯放过,一路从府门追到坊市,再从坊市追至南门。

逢纪不幸落马被杀,苏由一路冲出城中,朝着军营策马狂奔。但最终还是在军营门口被袁谭捕获。

闻讯而来的蒋奇不明所以,只见袁谭举刀要杀苏由。

蒋奇本就与苏由交好,急忙劝阻,却不料袁谭视若无睹,手起刀落,当着蒋奇的面将苏由人头斩落。

事后虽然袁谭解释苏由通敌,但是蒋奇只道是袁谭谋取兵权,故而杀死苏由。

是夜,袁绍病亡的消息传出,蒋奇担心自己也受其害,急忙引军投奔北军而去。

袁谭来不及料理袁绍后事,便急忙召开军议大会,此时南皮面临着无兵可用的境地。

他急忙传诏各县来援,但许攸劝谏袁谭大势已去,可投曹操。

袁谭原本就记恨曹操夺他青州,此时哪肯相投。只言许攸定是收了曹操好处,便要杀死许攸。幸得众将规劝才作罢。

此时袁谭如同受了伤的恶狼一般,抓到谁就咬谁,一时间南皮城中人心惶惶。

许攸见势不妙,连忙策反了南皮守将焦触,连夜闯入城守府,将正在办公的袁谭斩杀,随后率军出城投奔曹操而去。

引军前来救援南皮的高干行至途中,副将张南也收到了许攸书信。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借汇报军情为由袭杀了高干,尽收其众,转道与许攸汇合,一同投奔青州而去。

当北军开入南皮城时,竟未遇任何抵抗,袁谭部将蒋义渠在接到贾诩承诺,必不为难袁氏一族之后,直接率众投降。

随后渤海全郡望风而降,北军竟未损一兵一卒,平定渤海。

陈风接到战报后也极为感叹,一代枭雄就这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回首看与袁绍争斗的总总,却又如同梦境般那么不真实。

随后,陈风下令,在南皮城外为袁绍修建陵墓,以公侯之礼下葬,并要求部将善待其后人,袁家后人如有意愿,皆可入读逐鹿学院。

至此,陈风总览雁、云、蒙、并、冀五州之地,幽州也几乎在其掌中,只有易城一地公孙瓒仍负隅顽抗,当然辽东属地因为路远且长,此时陷于内忧之中的北军也无力征讨。

北军这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