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一百七十一话 贾诩归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一话 贾诩归心(1 / 2)

北军虽击溃张燕,受降黑山军无数,但也使得原本就庞大的队伍,行程速度更慢了几分。

大军就这么走了三个月,才驶入并州地界。

看着并州上党郡的界碑,陈风不由得长舒口气。

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回来了,只是这段时间,中原格局已经大变,河北形势也是如火如荼。

两个月前,公孙瓒无故宣战冀州韩馥,此时北军正忙着北迁百姓之事。

韩馥在谋士逢纪的建议下,求援于袁绍。

袁绍引兵入邺,劝退幽州军,但却赖在邺城不走了!

半月不到,邺城乃至冀州的士族豪绅纷纷拜请袁绍领冀州,韩馥迫于压力,只能迎袁绍入主冀州。

自己则是连夜逃奔并州,投靠儿子韩庸而去。

一个月前,袁绍突然拟定刘虞数条罪状,指责其意欲谋反。

公孙瓒立刻率军讨伐,刘虞不是对手,很快便兵败被俘。余部有的溃入云州(原乌丸地界)有的败退辽东而去。

公孙瓒并未放过自己这个老丈人,第二天便将他开刀问斩,头颅送往长安。

陈风看着天网传来的消息,久久不语。

历史已经改变了进程,不管是刘虞之死,还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袁绍、公孙瓒联手,都与历史不符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和北方的变动相比,中原局势就更加混乱了。

袁术坐拥淮南,剑指豫、扬二州,虎视荆襄之地。

曹操起于东郡,扩张速度极快,三个月的时间已经坐拥兖州,兵锋直指青、徐。

……

短短三月时间,战火可谓是从北到南,燃遍整个华夏大地。

百姓北迁的队伍进入并州地界之后,并州各地县官在沮授的协调下,纷纷前来领人。

随着一队又一队的百姓分离出去,陈风军的移动速度总算是提了起来。

待大军走到太原郡,队伍中的百姓便散得七七八八了,接下来来领人的,都是蒙州的官员。

进入太原之后,北军从上到下,氛围都为之一变。

看着那平整的道路,两旁充裕的田地,一幢幢新宅拔地而起,村落间炊烟袅袅。

众人都在心中感慨,盛世也不过如此吧!

从关中的血与火再到并州的一片静好,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跟随北军入并州的王匡不由得感慨道:“如果在并州为官,那一定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这句话让策马在前的陈风眼前一亮,他给一旁的杨修使了使眼色。

杨修心领神会的朝着王匡靠了过去:“王大人学识渊博,治理能力也是超绝。才入河内多久,就将一郡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如果王大人愿意入并州为官,那我家主公定然求之不得。”

王匡闻言,苦笑道:“可是河内……”

杨修眼珠子一转,笑道:“河内紧靠冀州,又位处中原。可谓是四面环敌,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王大人愿意,可用这块烫手山芋与我家主公做个交换嘛。”

王匡眼睛一亮,连道:“是极,是极…”

陈风背后的小车上传出一声轻笑:“兵不血刃坐得河内,真好!”

陈风眼眸一闪,小车内坐的是年方十二的司马懿。

有时候陈风都在感慨,天资这东西,真的是没办法比。

这小家伙才多大,心智之成熟让陈风都怀疑到底谁才是穿越者。

陈风自从杨修力荐司马懿开始,就一直将他带在身边。

这小子年龄还不大,好好培养教育,或许……

夜里,大军终于开入太原郡所晋阳。

陈风打算在这里休整三日,待百姓们都安置妥当了,在回雁门。

随着距离雁门越来越近,贾诩也愈发的沉默寡言了。

他与陈风约定,等到抵达雁门,去留便随他心意。

这本是高兴的事情,但不知为何,越靠近雁门,他就越魂不守舍。

回忆起与陈风相处的这些时日,陈风的礼遇让他极为动心。

但是在他看来,陈风太过仁义,处事上与自己大相径庭,真的在北军效力,对自己是好的么。

这天,他漫步于晋阳街头,汲骞依然守护在他身旁。

对于汲骞的存在,他已经习惯了!

但还是不免吐槽几句:“这都快到雁门了,汲将军也不必天天跟着我呀。”

见汲骞摇头不语,贾诩也很无奈。

他们走着走着,刚好路过逐鹿学院的晋阳分院。

此时学院门口人声鼎沸,贾诩不由得好奇,于是对着汲骞问道:“这学堂之地,怎么如此嘈杂。”

汲骞回道:“现在正是一年一度的招生,故而晋阳附近的学子们都会前来应试。”

贾诩点了点头,好奇的问道:“听闻逐鹿学院招生不收束脩,如此一来学院再大也放不下这么多学子呀。”

汲骞摇了摇头道:“这是有限制的。”

贾诩顿时来了兴趣:“愿闻其详!”

汲骞解释道:“逐鹿学院一年只招生一次,各地分院分为启蒙堂,初学,中学。每一年都会招收适龄的孩子入读学院。各地中学成绩优异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