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一百四十二话 群雄并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二话 群雄并起(1 / 2)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风起卷,马长嘶,剑气震荡九州。

正月初,曹操于年关结束之时檄文各方。

称今奉天子密诏,大举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并罗列董卓罪状,称其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最后点明:檄文到日,可速前往酸枣会盟!

一时间中原诸侯蜂拥而起,大小十数阵同时响应号召。

北军当然也在其中,而这出好戏更是出自陈风之手。

早在天网密报,曹操逃出京师之际。

陈风便写了密信,让天网密探去谯县寻曹操并将密信予之。

信中无甚内容,只有四字:天子密诏。

曹操心领神会,接到陈风密信的第一时间,以手握天子密诏为由,起兵反董。

酸枣县城,此时用人马沸腾来形容都不为过。

各路诸侯纷纷云聚,粮草辎重从四面八方运来,大小旌旗随风飘展。

第一路,骠骑将军,剧阳侯,并州牧陈风陈子捷。

第二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袁公路。

第三路,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

第四路,冀州刺史韩馥韩文节。

第五路,兖州刺史刘岱刘公山。

第六路,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

第七路,豫州刺史孔伷孔公绪。

第八路,陈留太守张邈张孟卓。

第九路,东郡太守乔瑁乔元伟。

第十路,济北相鲍信鲍允诚。

第一十一路,山阳太守袁遗袁伯业。

第一十二路,北海太守孔融孔文举。

第一十三路,广陵太守张超张孟高。

第一十四路,河内太守王匡王公节。

第一十五路,武威太守马腾马寿成。

第一十六路,北平太守公孙瓒公孙伯圭。

第一十七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

第一十八路,奋威将军曹操曹孟德。

共计一十八镇诸侯,大镇数万人,小镇三四千人。声势浩荡,天下震动。

……

洛阳,国相府中,董卓急招众文武议事,他愤怒的把茶盏砸于地面:

“我这四处分封,他们不但不领情还企图谋逆!曹操何来的密诏?世人谁不知其中猫腻?这群狼子野心之辈,咱家恨不得生吞了他们。”

李儒急忙出言道:“主公息怒,诸侯齐聚,声势虽大,然我有虎牢雄关拒敌,后有西凉之地为缓冲。反军虽于酸枣会盟,但其心不齐,相持不下必然退去。我们便可徐徐图之。”

董卓闻言,心下稍宽,臃肿肥胖的身躯斜靠榻上,沉声道:“这些个诸侯,吾视之如土鸡瓦狗,只是那北军…可曾参与谋逆?”

李肃在旁回道:“逆贼陈风已经引兵渡过黄河,会师于酸枣。”

董卓闻言大惊,他以手拍额焦急的道:“这可如何是好?”

李儒笑道:“北军只出兵三千……”

董卓一愣:“你说多少?三…三千?那陈风坐拥雁,云,蒙,并四州之地,拥军二十余万,就出兵三千?”

他看着李儒含笑点头,稍作思虑后大笑道:“哈哈哈,这陈风看来是虚张声势耳,并无意与我为敌啊。”

他随即想到了什么,急忙起身道:“那王传不是还在洛阳,赶紧赐去金银珠宝,再送美人十位。文优,你看着给他加官进爵。既然陈风无意为敌,那我们也要给足其面子……”

随后他寒声道:“至于袁氏留在洛阳的族人,以袁隗为首尽数下狱,咱家出征之日就拿他们祭旗,我要让这天下知道,什么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酸枣盟军大帐,一十八路诸侯分爵位官职落座,陈风赫然坐于左手第一的位置。

曹操见人已到齐,起身示意众人稍安,随后说道:“今吾等汇王师于酸枣,只为扫清奸佞,以清君侧。诸位当同心戮力,共同进退。”

一旁的陈留太守张邈立刻道:“孟德所言极是,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不可一日无帅。我等会盟于此,还需选一德高望重之盟主共同调度才行。”

帐中诸侯闻言纷纷点头,议论之声大起:

北平太守公孙瓒率先说道:“骠骑将军征战漠北,开疆拓土无一败绩,可为盟主!”

河内太守王匡反驳道:“骠骑将军固然神勇,但袁氏四世三公,为盟主乃众望所归。”

西凉太守马腾道:“论功绩,名望,爵位,官职!骠骑将军乃是在座之最,理应由骠骑将军担任盟主。”

……

张邈见状,笑着看向陈风,幽幽的问道:“但不知骠骑将军带了多少军马前来会盟?”

陈风面无表情,淡然的道:“三千北军铁骑!”

张邈不屑之色尽显脸上:“渤海太守引兵三万,后将军起兵两万,骠骑将军坐拥二十万大军竟只出兵三千?”

陈风看都不看张邈一眼:“吾行事,还无需跟汝交代!”

曹操见状急忙出来打圆场:“骠骑将军兵甲虽众,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