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一百一十四话 黄巾末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四话 黄巾末路(1 / 2)

陈风在宛城受降黄巾之后,便一路北上。

途中得知,北中郎将卢植因作战不力,被囚车徵回洛阳。

并且封董卓为东中郎将,顶替卢植……

对此,陈风只能喟然长叹,卢植屡战屡胜,这作战不力从何而来?只因为视察军务的宦官一句话,朝廷就可以轻易裁撤一军主帅,这样的朝堂,谁还愿意用命?

……

八月中旬,陈风大军抵达东郡仓亭,与盘踞于此的黄巾渠帅卜己相持月余。

倒不是卜己军有多强大,主要是仓亭地处低洼,八月又连连大雨,导致地面泥泞不堪,不利于骑兵作战。

而镇北军自南下以来,来回奔袭从未停歇。

陈风也想借机给士兵们放松一下。

可是这一歇,事情马上找上门来。

董卓上任之后,直接放弃卢植制定的围攻广宗之策,带军前去下曲阳,与韩庸所率领的镇北军围攻张宝。

结果久战不下,还被张角偷袭了一阵。幸得三位壮士相救,不然恐怕就死于乱军之中了。

朝廷只好下诏,令陈风和皇甫嵩尽快北上会师。

皇甫嵩手上多步兵,接到诏令后,第一时间就来东郡与陈风会师。

曹操率兵先登,攻杀卜己,斩敌七千余。

随后联军浩浩荡荡渡过官渡,进入冀州地界。

……

九月初,陈风终于兵临广宗。

此时董卓已被撤职,陈风被任命为统帅,北方各地军队和义勇纷纷来投。

短短旬月的功夫,围住广宗的朝廷军就高达六万人。

皇甫嵩,曹操,公孙瓒,孙坚等等名臣勇将更是齐聚一堂。

陈风的战略很简单,韩庸所率的镇北军于下曲阳拖住张宝,马超率领镇北军骑士与公孙瓒所率白马义从,迂回于广宗左近,切断广宗城与外界的所有联系,确保没有其他势力与张角会师。

其余大军围住广宗,于四门外搭筑高墙,挖掘壕沟,居高临下射击广宗城头。

此时战局的天平已经完全倒向朝廷一方,明眼人都能看出,镇压黄巾之乱只是时间问题了。

……

张角平躺于榻中,深陷的眼窝中看不出一丝神采,双目微微闭着,气息缓慢游离。

张梁握着张角的手,泣不成声。

“大哥,大哥啊!”

张角费力的抬起手,轻轻的拍打着张梁的肩膀。

随着黄巾军一败再败,张角的身体也每况愈下。现在已经病入膏肓,药石难医。

“降了吧…给……给弟子们留下一点生机。”张角虚弱的道。

张梁愣了愣,他神情飘浮,他深知所有人都能降,唯独他们三兄弟不能降。

但是大哥之意,便是舍弃自家兄弟的生命,保全黄巾信徒们。

但他张梁,不甘心呐!

他狠声说道:“大哥当初就不应该提点陈风,那家伙只要被狗皇帝杀了,我们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局面啊。”

张角闻言,叹了口气,他微微摇了摇头,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自己这个弟弟已经听不进去。

张角虽然将死,但是却心如明镜。他万分确信,就算没有陈风,黄巾起义被镇压也是迟早之事。汉朝气数未尽,随着战事推延,黄巾军只会愈发被动。

而当初他提点陈风如何应对朝堂,可能是救了陈风一命。

但陈风如今却救了几十万黄巾俘虏的命。

因果循环,就在这里!

张角当初曾指着路边小贩,对两位弟弟说过:

“无论我们成否,受苦的终究是他们,我只是给他们寻一条后路罢了!”

现在虽然他即将离去,但是他所寻的后路,已经派上用场。而且可能在某些程度上,将继承他的遗志,一直走下去。直到推翻腐朽……

张角仿佛看到盛世降临的景象,孩童们嬉戏玩闹,无忧无虑。

田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洋溢着淳朴的笑容……

“大哥啊……”终于,再张梁的悲呼中,张角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是夜,雷电交加,大雨瓢泼。

陈风似有所感的凝视着帐外夜空……

他与张角有过一面之缘,当初在朝堂之上,面对陈琳檄文的咄咄逼人与袁隗的步步杀招。

还是因为张角的一句话点醒了他,才得以最终脱离险境。

其实不管从哪一方面出发,陈风对张角都充满敬意。只可惜……

陈风轻轻的叹了口气,对着夜空说道:“安心去吧,虽然我们的路不一样,但是志向却是相同。你的遗志,我将帮你完成……”

下曲阳,韩庸趁着夜色与大雨的掩护,亲率大军于西南角疯狂进攻。

镇北军几次压上城头,韩庸更是身先士卒,大有不克下曲阳,誓不归返的意思。

战斗持续至深夜。

张宝见防线愈发松动,于是将各门守备抽调了大半过来。

而于禁带着数千将士,早已埋伏于东门外。只待张宝抽调东门防御力量,便扑杀而上。

黄巾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就被攻上城头。但很快,大量的黄巾军从四面八方而来,镇北军眼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