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六十七话 孙策张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话 孙策张绣(1 / 2)

洛阳皇宫御花园,结束了面圣的王传缓步走在御花园通往宫外的路上,前方内官引路,王传还在回味着自己今天的表现。

看灵帝意犹未尽的样子,王传暗想今天吹嘘的会不会有点太过。但是看临走之前张让悄悄竖起的大拇指,王传知道今天的表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事情办妥,走路也轻快了很多,御花园廊道两边名贵的花木也显得格外的动人,走着走着,迎面突然走来一队人,前方内官连忙避让。

但是王传却睁着大眼睛看着走在最前头身穿华服的女子……刘公公?…他……她怎么会?

王传用力的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

走在最前头的华服女子也注意到了王传,瞳孔也是一缩,略微显得有点慌乱,他怎么会在这里……

原来此人正是诏安公主,也就是“刘公公”!今日她如往常一样,去给董太后请安,结果……

给王传引路的内官见王传如此失礼,竟然盯着公主猛瞧,急忙伸手拉了拉他的衣袍,王传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低下脑袋立于一旁,等待诏安公主过去。

两人擦身而过的瞬间,王传嗅到了那熟悉的香气……是她没错……果真是她…她怎么变成大汉公主了……

等人公主的队伍过去后,王传缓缓抬起头来,看着公主离去的方向,眼中都是莫名的神色…

……

光和三年,这年的时间过得好像比往年快了很多。

在这一年,大汉出了个战绩斐然的镇北将军,将大汉的疆域向北方延伸了一州之地。

这一年,大汉难得的迎来了丰收之年,就连年年河水泛滥的青兖地区今年的河水都显得特别温和。

然而这一切的中兴之象底下,掩盖的暗潮依旧涌动着。冀州钜鹿郡广平县城,一头戴黄巾,颌下三缕仙须的男子,正在给一个农人把脉,过了会起身开了一副汤药,分文不取的在农人感恩戴德的目光中将其送走。

这时一个同样头戴黄巾的汉子推门而入:“大哥,二哥已经前往豫州。”

那三缕仙须的男子点了点头,随后看了眼满脸闷闷的汉子,笑着说道:“三弟这是怎么了?”

那汉子扯了扯头上的黄巾,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哥,我们在冀州经营多年,真的要将重心向南迁移吗?”

那三缕仙须的男子笑着说道:“形势所迫耳,如今朝廷出了个镇北将军,可谓是将并州边境之地经营得固若金汤,更兼现在有了蒙州。冀并相临,如果我们重心依然放在冀州这边,恐怕起事后难挡那镇北军兵锋。”

原来谈话的正是现在在汉朝民间如日中天的太平道,对话之人便是张角和他的三弟张梁。

张梁撇了撇嘴说道:“那草原的诸多部落也不是吃素的啊,镇北军敢离开北境就不担心草原民族反扑?再者以朝廷妒贤的能力,那镇北将军再有本事,又能当几年将军!”

张角坐了下来,随手斟茶,举止之间竟有种说不出的威势感。

只见他笑道:“如果那陈风是在朝堂之上,那么自然对我们造不成威胁,但问题是他的方向不在庙堂。多少次可以入朝为官的机会都被他舍弃了。我看他的志向也不小。”

张梁闻言叹道:“就是可惜了我们冀州的谋划了……”

张角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没什么好可惜的,这大汉十三州都是我们的目标,为何就不能先攻略中原州郡呢。”

张梁听到这话兴奋起来:“这个倒是,目前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皆有我太平道信徒,再给我们几年时间,必定可以席卷中原。”

张角没有回话,只是淡淡的抿了口茶,眼中似有乾坤扭转。

……

并州雁门治所阴馆县城,这里有着目前北方最大的学院,大的不仅仅是它的面积,更是它的学子数量和师资力量。

陈风和蔡邕,张机等人漫步于学院的林荫小道上,感受着这些年轻学子们朝气的氛围。

蔡邕手中捧着一本刚刚印刷出来的史记笑得合不拢嘴,一旁的张机打趣道:

“蔡公这下可高兴了,主公让起龙村那边先印发你要的书籍,我等分院还有的等呢。”

蔡邕笑着挥了挥手“仲景无需多虑,以起龙村的效率,不消一月,便可以印发你们的书籍了。”

陈风也笑着道:“有劳诸公了,学院近期如何?”

张机笑着道:“倒是有不少好苗子。”

一旁的高顺也笑着说道:“军院那边也是,按照学子们的速度,两年后第一批毕业的学子一定会成为我们北伐大业的中坚力量。”

陈风满意的点着头,这个时候看到前方很多学子们聚集,陈风好奇的问道:“这是?”

这里已经是逐鹿学院军分院的地界了,高顺笑着道:“应该是有学子在切磋引得众人围观。”

陈风兴趣大起,挥手示意大家悄然围观而去。

只见圈中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都是手拿长枪傲然而立,北面那人有着北方人的刚毅,南面站立之人就显得儒雅很多,但是那持枪的手却让人感受到强劲的力量。

“孙伯符,今日之争只为军院第一,谁输了以后见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