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马踏河山> 第十五话 募兵一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话 募兵一事(1 / 2)

上党郡壶关城内,一群人围着城门处的官府贴榜告示议论纷纷。

“雁门那边在募兵了呀。”

“听闻这次和匈奴人交战,死了不少人呢。”

“还别说,我堂叔家的小子去年刚参的军,结果人就这么没了,哎,现在留下我堂叔一家老小在雁门那里可怎么活哟。”

“这世道也不能消停会……哎。”

“哼,你们懂啥,要不是边军将士奋勇,匈奴早他娘打到这边来了!”

“是极是极,话说这次虽然死了不少人,但是匈奴那边也不好受,听说连那个谁的儿子都死了”

“听说新任的雁门陈太守才一十六岁呢。”

“还是个娃娃呀…”

一辆马车在交了入城税后缓慢驶入,却在告示不远处停下。车上传出厚重的声音:“何事如此喧哗。”

马夫赶紧回话道:“禀侍御史,好像是雁门边军在募兵。”

“我已经不是侍御史了,切莫在如此称呼。”车上之人摇了摇头道,随即放下手中竹简看向车外,眉头一皱。“这雁门募兵怎么会到上党地界,往年可曾如此?”

马夫闻言摇头道:“小人世代生活在上党,偶有并州募集郡兵,却是少见边军来此募兵的,一般都在雁门进行招募。”

“这跨郡募兵是得征得刺史同意的,雁门虽然民生凋敝,但是民风悍勇,募集个三五千人应该不成问题,既然此处已有张榜,那么并州别处怕也都在募军了,这雁门太守意欲何为?”车上之人沉声道。

“还能意欲何为,当然是抵御匈奴了,难道凭借雁门一地行造反之事?”就在这时,马车边上不知何时立着的壮汉回复道。

只见这名壮汉身长八尺,长髯及胸,一身小褂与边上行人形成鲜明对比,这可是入冬的北方啊。魁梧健硕的身形让见惯了勇夫的车上贵人也是惊叹不已。壮汉背后除了行囊之外再无它物,虽然风尘仆仆但是整个人却像未出鞘的宝刀一样内敛有力。

“敢问这位壮士?”老者问道。

“某家黄忠,表字汉升。刚闻先生所言,是以忍不住出言,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言罢,黄忠对着车上贵人拱手一揖。

车上之人却是不以为意,此时早已经步下车来,见如此壮士却也起了结交之心。对着黄忠作揖道:“吾名田丰,表字元皓。吾观汉升此行匆匆,可是去边塞从军?”

壮汉摇了摇头叹息道:“此行来并州,却是为了小儿病情,闻并州雁门郡有一医者可治喘疾,特带着小儿从南阳一路北上而来。”说完从身后引出儿子,只见孩子一脸病态,瘦弱不堪,身上裹着厚厚的衣物。相比黄忠的体型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惜一番寻找却是无果,正欲回还南阳。”黄忠神情暗淡的说道。

田丰看着瘦弱的黄忠之子,点了点头道:“南阳距此千里,吾观令公子怕是无法承受着跋涉之累,吾有一好友,善于治疗疑难杂症,前番好像就在阴馆,因匈奴入侵之事不知是否离开。吾此番本欲返乡,可陪君前往阴馆看看,不知壮士可愿?”

黄忠一听,连忙道谢,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治疗儿子重要。当然是要和田丰一道,于是欣喜的道:“如此便有劳先生了,这一路就由黄某为车架护航。”

……

放下田丰、黄忠暂且不表。

此时的太原并州刺史府内,丁原手握一封书信,看完后置于桌上,随手拿起信使一起送来的一柄用牛皮包裹着的短刀。轻轻将其拔出,只见寒芒闪烁。刀身龙纹盘绕,刀柄虎纹雄踞。

此刃通体黝黑又有一看就知价值连城的红色宝石点缀,平日就喜收集神兵利器的丁原只是一眼便喜欢上了。

“如此宝器,怎可用牛皮随意包裹,来人,快持此刃前往城中最好的工匠处,吾欲给此刃用金银打一刀鞘。”

侍从领命刚走,就有一文官擦身而入。

“大人,可曾听闻陈太守在并州各地募兵之事?”文官进来后连忙说道。

丁原淡淡的撇了一眼案上书信,点了点头道。“已知”

“上党太守张扬来报,问询刺史之意。”

丁原淡淡的说道:“募兵是为了补充边军抵御匈奴,此乃家国大事,传令各郡县不得阻挠。”

文官继续道:“这雁门难道兵源不够了还要到各郡募兵?听闻各地汇集的新募之兵合起来已有两三千人了。”

丁原神情一动,嗯了一声便笑道:“无需多管,来年匈奴不定还有报复,多募集一些是好的,这点士卒老夫还养的起,传令,往后每月多给雁门调派五层粮响。”

看到文官还欲说些什么,丁原直接道:“往后关于雁门募兵一事,无需在上报了,让各郡县配合就是。”

……

如果此刻丁原知道陈风要组建的是万人的大军,怕是丁原就笑不出来了。

阴馆雁门郡守府内,陈风正坐在上首位,手拿茶碗轻轻的呷了一下便放于案上。

旋即笑着问道:“公衡来雁门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觉这雁门如何呀?”

堂下坐于左侧的是韩庸,右侧是来了阴馆有段时间的黄权,公衡即为黄权表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