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五代末> 第四章 笨点吧,三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笨点吧,三郎(2 / 3)

相公领兵,我大周定不会重蹈前秦之覆辙,只是寿州坚城一时难下,相公才有此忧虑,待到城中粮草耗尽,或是南唐援军上钩,这寿州城必然不攻自破。”

当即就有护卫附和:“就是,节帅百战百胜,岂会败给区区南唐?”

旋即,护卫们纷纷响应,将李重进吹到了天上去。

过了片刻,见护卫们有所停歇,李重进笑容满面,抬手轻轻一按:“好了好了,奉承话多说无益,咱们这就回营,明日就要开始攻城,今日你们都早些回营歇息。”

回到军营,天色已经有些昏黑,李延庆随父亲走入大帐,终于等到了良机。

“三郎,明日一早你就要南下滁州,早些去歇息,我会派亲卫护送你南下。”李重进略带疲惫地脱下身上的甲胄,靠坐在躺椅上。

李延庆却没有动身:“阿爹,孩儿还有一事不明。”

吴观正在案头处理文书,闻声抬起头看了李延庆一眼,旋即埋头,继续处理文书。

“问吧。”李重进眯着眼,挪了挪大腚,找了个舒服的体位。

“阿爹之前计划围点打援,静待南唐援军上钩,那此刻为何又急于强攻寿州城,甚至到了征调十数万民夫攻城的地步?”李延庆言辞并不激烈,甚至极为冷静:

“此番孩儿乘船南下,看着一船船百姓沿汴河南下,其中,就有一万八千名来自宋州的百姓,他们可都是阿爹治下子民,而且皆是正值壮年的成年男丁,少了他们,来年宋州恐怕没法应付朝廷的上供钱。”

李延庆并不打算用激烈的词锋,或是刻板的儒家教条来激怒或者说服父亲,他清楚,这些绝对没有任何作用,而是要晓之以情,动之以利。

宋州目前总人口不过二十五万,若是骤然减少一万八千名成年男丁,来年赋税就会大打折扣,这自然就会损伤到李重进的利益。

李重进睁开双眼,望着黑漆漆的帐顶:“你以为,是为父要攻城?”

“那,难不成是...”李延庆一愣,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照隐吴观的字,你和庆哥儿说明,我累了,去睡会。”说罢,李重进豁然起身,走进了后头的卧房。

吴观抬起头,放下手中毛笔:“三郎,到为师身前来,我替相公说明。”

李延庆缓缓走到老师身前:“老师,学生已经清楚,强攻寿州城,是圣上的意思。”

“没错,正是圣上的意思。”吴观轻声叹息:“上月末,那南唐李璟遣使北上求和,却在求和信中自称唐朝皇帝,且不愿割让寸土,只愿赔偿点金银之类的阿堵物。

圣上阅信震怒,幸得圣人相劝,方才勉强平息,圣上却勒令相公立刻强攻寿州城,且调韩令坤轻兵袭取扬州,想来是要证明我朝禁军的强大战力,借此威慑南唐,好让李璟痛快投降。”

此时民间习惯称呼皇帝为圣上,皇后为圣人。

早在二月末就开始强攻寿州城了么?李延庆心情沉重,低声说道:“那禁军想来是死伤惨重。”

“是啊,强攻寿州不过五日,禁军就折损三千有余...”吴观放在案上的双手有些发颤:“禁军无力再承担此等损失,若圣上再勒令禁军攻城,十余万禁军恐怕顷刻之间便会哗变,圣上只好下令征调十数万民夫协力攻城,如今,各州民夫已经陆续赶赴兵营,明日就要再度攻城。”

周朝的禁军士兵大多出生低微,不少人还曾是罪犯,虽然装备精良,但却缺乏军纪,只要伤亡人数起来了,转瞬就会有溃散的风险。

“精锐如禁军都死伤至此,那驱使未经训练、没有甲胄的民夫去攻城,岂不是要他们白白送死?”李延庆骇然于寿州城防竟然厉害至此,又忧心十数万民夫的安危,心中颇不是滋味。

换位思考,李延庆自觉能够略微体会一小部分郭荣的感受。

李延庆心中很清楚,身为皇帝这样的上位者,有时确实没法兼顾到所有人。

慈不掌兵,绝对不是一句空谈。

李延庆自忖,若自己是皇帝,要在十万禁军与十万无辜平民间做抉择,自己也许会犹豫不已,最终应该还是会选择禁军。

但李延庆毕竟接受过系统的现代教育,穿越过来,接受的又是儒家教育,心中良知并未泯灭。

朝廷征调十几万无辜的百姓充当炮灰,李延庆就是没办法接受,心中的愤郁数日都难以平息。

不过在表面上,李延庆还能维持住冷静,他明白,愤怒,是最无用的情绪。

“圣上就是要让他们送死,死尸至少可以用来填护城河,可以用来砌垒,也可以消耗一部分守城力量。”吴观此刻也很冷静:“军中粮食早已不足,即便圣上回心转意,不令民夫们攻城,他们也只有死路一条,圣上不可能再拿出粮食来遣返民夫归乡。”

李延庆闻言,陡然想起一路的所见所闻,心中感慨:是啊,军中的粮食也不足了,民夫既然抵达军营,就再无北归的可能,他们注定要死在这寿州城下。

“三郎。”吴观缓缓起身,走到学生的跟前:“你很聪慧,是为师见过最聪慧的人之一,无论为师教你什么,你总是立刻就能掌握,但现在,为师希望你能稍微笨一点,别去想这些无用的恼心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