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我,万古一帝> 第163章 五期工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五期工程(2 / 2)

,后面可以考虑从皇城继续往苏州方向修铁路。”

陈阳关于第三个厂的规划。

属实是把下面的人干懵了。

因为之前说化肥,这东西他们还能勉强理解为粪水的升级版。

说蒸馏酒,这东西其实就是烧酒,他们很多人甚至都喝过。

但是这什么机车?铁路?火车头?

纵使每位官员面前都有工程院下发的材料,他们也是看的一脸问号。

陈阳就知道他们有疑问,笑着开口:

“诸位关于机车厂有什么疑问,尽管开口

,朕可以给你们一一解答。”

下面的人犹豫一阵,很快陆续有人举手。

这也是新城官场独有的一种优良风气,下属敢于和上级研讨,甚至对上级的指示提出质疑。

哪怕这个上级是皇帝,下面的光头还是有人敢举手的。

陈阳挨个点起举手的人,他们杂七杂八问了一堆,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问题。

火车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陈阳对此早有准备,他让工程院的人把田咏美制作的一个火车模型抬了上来。

这模型是木头做的,虽然不能跑,但是雕刻的栩栩如生。

陈阳当场给他们演示了一遍火车的基本原理。

并且着重强调,这东西一次性能拉上千吨的货物。

(为了阅读方便,本书尽量不使用古代生僻的计量单位,如石,斛等等)

光头们本来还心存疑惑。

但一听这家伙能拉上千吨的重物,当即全都闭了嘴。

陈阳演示了一阵,坐回位置上喝了口茶,又继续道:

“之前朕说了三大厂,接下来朕再谈谈‘两扩一设’。

所谓两扩,就是要扩大钢铁厂和兵工厂的产能。

因为机车厂对钢材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钢铁厂的产能扩大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朕划一条目标线出来,半年之内,钢铁厂规模必须要扩大一倍。”

下面的光头们拿着鹅毛笔快速记录着,钢铁厂的一众领导也在这里,听到皇帝又定了这么重的指标下来,脸上都是微微有些苦涩。

“除了钢铁厂,兵工厂的产量也要扩大一倍。

从即日起,兵工厂必须倾全力制造深田式燧发枪,朕要看到一个月内,燧发枪的产量突破每月一千支。

同时军用自行车的产量也不能拉下,还要想办法生产配套的小型虎蹲炮。”

负责兵工厂的几位光头脸上有些抽

搐,皇帝这么重的任务压下来,接下来几个月估计又要不分昼夜的连轴转了。

虽然现在新城有很多流民,但是把他们招募进兵工厂并不是马上就可以上手的。

老师傅们又要加紧搞生产,又要教这些学徒,实在是力不从心。

不过好在今年工举招募了一大批工匠,这些人大都出身于各地方上的兵仗局,有一定的武器打造经验,现在补充到兵工厂内,只要稍加指导就能上手。

陈阳在上面讲完了两扩,最后就只剩下这“一设”了。

“所谓一设,就是在新城设立十所学堂。

这一批37万流民不比之前的难民,他们很多都是拖家带口而来,所以现在新城里面多出了许多孩童。

这些孩童有些太小,进不得厂里做工,所以朕准备在原来夜校的基础上,重新设立学堂。

学堂的老师可以从江淮河那边的青楼里招募,不过要严格把关。”

关于青楼里找老师这个,是陈阳上次去考察了民风民情后才知道的。

大玥很多所谓的风月女子,其实都是卖艺不卖身之辈,文学素养其实极高,完全可以弄来当老师。

他继续说道:

“学堂设立起来以后,夜校照常开放。

而白天的时候,学堂负责收纳所有6到14岁的孩童入学。

朕对这些孩童要求不高,不求他们熟读四书五经,能在学堂里学会认字就好。

同时,凡是超过14岁的孩童就可以从学堂毕业。

不愿意深造的,就进厂打工。

愿意深造的,可以参加讲武堂的招生考试,进一步学习。”

堂下笔声沙沙,光头们记录着陈阳关于学堂的新指示。

本来到这里,他们以为今年的建设计划就到此为止了。

结果没想到,陈阳再次开口,说出了一个有些荒唐的项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