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挞清> 第77章 亡国之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 亡国之论(1 / 2)

这话一出,曾国藩十分惭愧。刘蓉跟着他征战数年,陪他出生入死,曾国藩却并未为他保举什么官爵。

人非圣贤,谁会不在乎名利呢。更何况这刘蓉,至今还是白身呢?

曾国藩惭愧地说:“霞仙才赛诸葛,屈身在敝人营下,为敝人出谋划策,功劳殊勋。敝人无能,不能为霞仙争取尺寸之功,内心十分惭愧。日后若皇上肯对敝人另眼相待,苟能富贵,决不敢忘记霞仙的恩德。”

刘蓉连忙摆手,说:“涤生呀,你早已是二品大员了,若不是书生从戎,恐怕也早为督抚了。皇上圣明,日后定能明白涤生的忠心。咱事上以诚,但求问心无愧即可,不必非要什么功名富贵。”

此话从刘蓉口中说出,曾国藩又有知己之叹:

“知我者,霞仙也。我主张乱世用重典,杀贼如麻,人皆谓我嗜杀。我知道平贼不可倚靠官军,故另起炉灶编练湘勇,人皆谓我揽权,将我比之于曹操、司马昭、桓温。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听了霞仙的话,我知道世上还有知己,死亦无憾了……”

刘蓉连忙止住曾国藩,说:“我们行军打仗,不要妄谈生死。”

曾国藩感动得眼圈都红了。他缓了片刻,恢复住情绪,问道:“眼下大家都说南昌已是死局,不知霞仙怎么看,还有挽救的机会吗?”

刘蓉沉思片刻,说道:“南昌城高濠深,可以依托赣江、鄱阳湖交通外界。贼势虽炽,但都是些乌合之众,只要我们凭城坚守,太平军一时半会是不能得手的。现在的心腹之患还是火军。”

曾国藩点点头说:“听斥候讲,火军与洋人合作,在上海开办工厂,在铜陵制作枪炮。朝廷据理力争,洋人却置之不理。

“各国公使一再申饬,要求洋商在这场战争中严守中立。但洋商竟说火军是外星人,不适用这条禁令。火军的工厂进展顺利,日后恐怕成为我华夏的心腹之患呀!”

刘蓉笑笑,说道:“洋人嗜利,哪边能赚钱就和哪边合作。公使的话,洋商也不一定听呀。君不见,长毛的洋枪不都是重金购自洋人的吗?听说,长毛的队伍里,还有洋人的雇佣兵呢!

“至于火军的工厂,其实倒是把双刃剑。若能为我所用,则能惠及华夏,甚至可以引为长城,抗衡外国列强。若不能为我所用,恐怕日后呀,大清不亡于长毛,倒要亡于火军了!”

“霞仙!言重了言重了!”曾国藩十分不满地打断刘蓉的话,说:“皇上圣明,虽有长毛之乱,但勤于政事,定能平定叛乱,中兴大清。

“这火军虽然武器先进,但毕竟是夷人,岂能通晓中华文化的精妙。再说了,前朝的明军火器亦很先进,不照样亡于大清嘛。

“只要我们人人心向华夏,人人公忠体国,上下齐心,什么火军、洋人,都不在话下。目前大局糜烂,官军接连败北,实因人心不齐,官员贪财,将士怕死……”

“迂腐!迂腐!”刘蓉毫不客气地指责起曾国藩,令曾国藩老脸一红。

刘蓉说:“时代不一样了。当年林文忠公何等忠义,何等奋勇,不还是不列巅人的手下败将!明末时,八旗勇猛,尚能以血肉之躯对抗明军的火铳。

“现在,洋人的战舰横行海上,洋炮威力巨大,洋枪射程远、精度高。你凭血肉之躯能对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

“再看火军,武器比洋人还要先进,制度又焕然一新,绝非八旗、绿营、湘军可比!

“涤生,你在朝廷大员中尚属实干派,见识也高。连你都不敢正视洋人、火军,不敢开眼看世界,却在这奢谈大义。京城里都是些胸无点墨的酒囊饭袋,他们又能成何大事?

“老曾!我看呀,这大清国真要如惠甫所说,不出一个甲子就要亡国了!”

惠甫就是赵烈文,是曾国藩晚年最得意的弟子和幕僚。

赵烈文字惠甫,是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人。前者,曾国藩困守南昌,幕僚纷纷不辞而别。赵烈文的姐夫周腾虎却慧眼识英雄,认为曾国藩能成大事,在曾国藩最困难的时候前往南昌投奔曾国藩。

曾国藩甚为感激,而周腾虎也确实有大才。周腾虎转而劝告曾国藩,请他以厚币恭请自己的小舅子-赵烈文出山。曾国藩果然邀请赵烈文至南昌。

一见面,曾国藩见赵烈文只有二十多岁,好发议论,便认为赵烈文轻佻。曾国藩最讨厌好说大话的书生,一开始便不太喜欢他。

曾国藩有心折一折赵烈文的锐气,便让赵烈文到樟树镇参观军营。回南昌之后,赵烈文竟断言周凤山不可恃,樟树镇不能守。曾国藩对其不予理睬。

赵烈文见自己不见用于曾国藩,又受到周围人冷落,便借口母病告辞他去。曾国藩心知他的想法,却不加挽留。赵烈文见状,去意已决,出城别走。

没多久,湘军周凤山部果然在樟树镇大败。曾国藩大惊,始知赵烈文有过人之处,派人连夜追上赵烈文。

曾国藩听人说过大清国衰败了,可从来没人说过大清国要亡国,还说要在六十年内就会亡国。

他有些不屑地问:“赵烈文怎么说的?”

刘蓉笑嘻嘻地说:“我们私下里聊天,他随便说说的,但我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