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挞清> 第71章 屠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屠城(1 / 2)

湖口之战后,陈城对西进并不积极,率火军留在小池口一带休整。他名义上是要帮助林启荣防守九江,实际上林启荣自恃有坚城,并不与火军通有无。陈城也懒得和林启荣废话。

北伐军失利,清军八旗得以空出手来,正在加紧南下,试图剿灭太平军。

清将和春率三四万兵马围攻皖北重镇-庐州。石达开率领大队人马救援庐州,令林启荣死守九江,令陈城守黄梅。罗大纲守湖口,节制九江一带的所有太平军。

罗大纲抽空去了饶州,在饶州整顿兵马,加固城防。饶州与南昌隔湖相望,罗大纲在饶州动作频频,有窥视南昌之志。

陈城一直在小池口休整兵马。姚湾的二团正在收拾辎重,准备乘船返回铜陵,换四团过来。

方菱从铜陵带回来三百杆步枪。陈城分给一团、三团各一百杆步枪,剩下一百杆步枪全部给了赵玮。赵玮已经升任新设特务营的营长。

这日,陈城正在观摩火枪连操练,忽然有骑斥候飞马来报:火军与太平军在黄梅械斗啦!

陈城连问:“怎么回事,死人了吗?”

那斥候上气不接下气,说:“太平军屠城啦,整个黄梅的老百姓都死了!”

屠城可是大事,关系数万人的生死。陈城对此非常反感,严禁火军随意伤害老百姓,更不允许他们屠城。

清军和太平军战斗残酷,屠城之事时有发生。只是现在,湖口战事趋缓,秦日纲的太平军已经前进至蕲水,怎么又有屠城的惨事呢?

陈城连忙问他事情的来龙去脉,只听那斥候强压住激动,说:“本来我军与太平军约好,今天早上八点,太平军撤出黄梅城,我军开驻城内。谁知,我军到了城内,发现太平军昨夜屠城,把城里的老弱病残杀得一干二净,青壮年都被太平军掳掠走了。李团长气不过,令人到城外追上太平军,和太平军理论。结果双方就打起来了。”

这斥候虽然年纪轻轻,又骑马骑得气喘吁吁,但说话还算通顺,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经过讲清楚了。

陈城顿生好感,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入的伍?”

那斥候还不到二十岁,此时也不卑不亢地说道:“回师长的话,小的名叫黄文哲,是湖北广济人,几个月前才入的伍,在三团侦察连任侦察员。”

陈城笑着对赵玮说:“这黄文哲是个好苗子,把他调入警卫连怎么样?”

赵玮说:“当然可以。”他转而告诉黄文哲:“师长选你做亲兵,还不感谢师长栽培!”

黄文哲连忙告谢。

陈城摆手道:“你是个人才,到我身边长长见识,日后你要表现得好,放你出去做个连长。”

陈城转而望向黄梅城。这天是个阴天,太阳晦暗无光,黄梅城上也阴沉沉的,似乎凝聚了无限杀气。

陈城对赵玮说:“我们日后还要在黄梅长期驻守呢,太平军把人都带走了,我们怎么守城。把你的特务营点起来,我们一起找太平军。特么的,竟敢欺负到火军头上了。”

原来,秦日纲在黄梅留下了一千人马。听说石达开派火军守黄梅,这拨太平军无处可去,只好去蕲州找秦日纲。

昨夜,他们在黄梅大肆抢劫。老百姓胆敢抵抗,他们便格杀勿论。后半夜,不知哪里传来谣言,说城里有湘军奸细。

这伙太平军一不作二不休,在城内挨家挨户敲门。名义上说是搜查奸细,实际上见人就杀,老弱病残统统挑死,精壮青年则用麻绳捆成一串,预备留到营里作苦力。

等李想派人去接收黄梅时,城里早成一片瓦砾。李想飞马追上太平军,太平军借口说城内有奸细纵火。李想越想想气,派大队在濯港追上太平军。

双方忍不住动手,发生了械斗。

陈城随特务营到达濯港时,三团和太平军已经剑拔弩张。

李想还算矜持,没有放任属下把事情闹大。先是太平军的后队和三团的侦察连战士徒手械斗,双方各有损伤。紧接着,三团和太平军大队人马各自赶到。

李想一定要太平军把黄梅的老百姓留下来,太平军硬是不肯,说这些人是湘军奸细。

陈城带着人先到黄梅城。城内大火烧了一夜,烧到现在才渐渐熄灭。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是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偶尔有躲过屠杀的老百姓,倚在坍塌的城墙边。他们已经麻木了,看到陈城等人进来,眼神里尽是仇恨与无奈。他们以为火军不过和太平军一样,是一群十恶不赦之徒。

空气中混合着腐臭与肉香味,贪婪的野狗肆无忌惮地啃食尸体。

陈城血脉贲张,被眼前这人间炼狱般的场景所震惊。他不忍再多看一眼这悲惨的景象,带着特务营急忙走出黄梅城。

李想仍带着火军与太平军僵持。太平军人多势众,不知从哪里纠集来一股太平军,把李想等人团团围住。

陈城带着特务营,人数不多,但火枪连人手一支新式步枪,威风凛凛。太平军自觉让出一条道路。陈城直冲到李想和太平军前。

想不到,竟在这遇到了老熟人-太平军小将霍启光。霍启光原在皖北,追随李秀成征战。后来,湖口战事吃紧,霍启光从皖北充任援军,划归秦日纲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