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挞清> 第63章 两军对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两军对垒(1 / 2)

罗大纲和王韬刚逃回小池口,湘军也尾随而至。

打下黄梅后,塔齐布的人马和罗泽南的人马合兵一处,号称一万人马,军威更壮。

斥候来报,说陈玉成率兵在黄梅、广济一带骚扰湘军。塔齐布不得不留下两千人马驻守黄梅。进攻小池口的湘军实有八千人,军夫杂役无算。

此时的小池口,有火军三千人,太平军五千人。

陈城和罗大纲这边有八千人马,和湘军在人数上旗鼓相当。但太平军已是惊弓之鸟,战斗力不强。湘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士气正旺。

太平军这边能依靠的,只有三千火军和连日来构筑的防御工事。

陈城和罗大纲经过商量,认为小池口是守不住的,派人向石达开救援。石达开也分不出兵马,只派出了两千水师在梅家洲一带游弋,随时接应太平军撤退。

湘军水师大队已经逼近九江,小池口腹背受敌,陈城令火军做好撤退准备。

且说塔齐布攻下黄梅,不顾陈玉成在背后骚扰,和罗泽南合军一处,急行军到达小池口,试图将残余的太平军赶进长江。

湘军逼近小池口,在小池口外五里处扎营。陈城没料到湘军的速度竟然这么快,一点也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第二天,湘军来到火军营垒前叫阵。陈城令王韬点起两千兵马出营应战。罗大纲也派出了两千人助战。

双方隔了一里远。湘军知道火军的厉害,不敢主动进攻。火军人少,也不敢贸然进攻,阵前甚是安静。

不一会,湘军那边响起战鼓,阵营中央张开一个大缺口。陈城正在纳闷,不知湘军要耍什么花招。

罗大纲嘴上冷笑,告诉陈城:“清妖知道火军的厉害,不敢贸然进攻。他们将驱赶俘虏和老百姓到阵前,拿他们当肉盾,自己躲在后面躲避箭矢炮火。”

罗大纲说完,令传令兵传令,要太平军准备箭矢火炮,听他口令攻击。

只见传令兵挥动各种颜色的大旗,通过旗语向远处的太平军下达指令。太平军反应迅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箭矢和火炮。

果然,没多久,湘军阵前开始出现了一批被捆着手、被绳索串在一起、打着赤脚的俘虏。他们是俘虏还是老百姓,谁也不清楚。即使他们真的是老百姓,湘军也会给他们安上个“通匪”的罪名,把他们抓来充当俘虏,顺便再将他们的房屋洗劫一空。

陈城还在犹豫,不愿攻击这些赤手空拳的人。如果他们是俘虏,他们也是自己人。如果他们是老百姓,更不应该攻击他们。

可是如果不杀死他们,湘军就会以他们为肉盾,破解火军的火器优势,进而冲击到火军阵前。论白刃战,论战斗意志,火军还真不一定是湘军的对手。

战争就是这样的残酷,不仅考验主帅的智慧、权谋、意志,还考验他的道德、良知。

湘军一向自诩为王者之师,罗泽南等将领也是投笔从戎的读书人,以卫道者自居。真到了打仗时,还不是个个杀人如麻。

果然,有一队湘军混在俘虏当中,紧跟在俘虏身后,小心向太平军阵前走来。

陈城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楚,湘军衣着与俘虏类似,只是没被捆手脚,手里藏着兵器。

越来越多的俘虏源源不断地从缺口处走出来,估计有一两千人之多。若有人胆敢向两边跑,就会被绳子扯住。若整条绳子上的俘虏都想逃跑,一边的湘军就手起刀落,砍死他们。

大部分的俘虏还是默默地向前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不敢也不想反抗。有的人还幻想,到了太平军这边,就是自己人了,就能保住性命了。

罗大纲异常镇定,放任俘虏和湘军奸细向前走。等先头的俘虏跨过两军对阵的中央,离太平军差不多有两三百米时,罗大纲命令太平军释放火炮。

一排炮弹打过去,俘虏们纷纷倒下。有的俘虏趁机挣脱绳索,拼命朝左右两边跑去。剩下的俘虏拼命往太平军这边跑,希望得到太平军的庇护。也许湘军的残忍过于太平军,他们宁愿跑到太平军这边来。

罗大纲再令放箭,又放倒一拨人。

这仗打得真是匪夷所思,还没与敌人接仗,先被迫杀死一批自己人。

湘军阵营的缺口逐渐合拢。俘虏全驱赶出来了,接下来湘军很可能就要发起进攻了。王韬不等陈城下令,便令火军炮火准备。

果然,原本混在俘虏中的湘军抬起火炝,开始朝对面的火军和太平军射击。这些湘军奸细有三四百人,一排枪下来,火军和太平军第一排不少士卒中弹倒下。

俘虏听到背后响起枪声,更加慌张,撒开脚丫向前冲刺。陈城无奈,只好命令火军瞄准湘军奸细开枪、放箭。

湘军奸细连同俘虏倒成一片,却像杀不完似的冲向太平军。冲到太平军阵前三四十米时,已经进入对面太平军的弓箭射程,俘虏们不敢冲击太平军,转而向左右两边逃跑。

太平军要杀他们,背后的湘军也要杀他们。在之生死关头,人命就如同草芥一样不值钱。能不能躲过流弹和弓箭,能不能在这场战斗中活下来,全靠运气。

俘虏中湘军奸细开始发起冲锋。这时候,湘军骑兵也开始从俘虏后面向前冲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