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挞清> 第21章 京口北固山怀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京口北固山怀古(1 / 2)

转眼之间,陈城已在魔都呆了两个月,和德崔柏的合作细节已经敲定,是时候返回铜陵了。

江桦留在魔都勘查厂址,和洋商拟定合作章程,制作工厂一期规划。王伟随陈城返回铜陵,同行的还有徐寿和华蘅芳。

德崔柏率领两艘武装商船送陈城回去。这两艘船都是下水没几年的蒸汽帆船,一艘排水量足有两千吨,船上载有一批铜陵方面急需的西洋机器。

除此之外,大船上还乘坐有三十多个洋技师、洋商、士绅,准备到铜陵见识陈城军的运输车、迫击炮等新式装备,参观火军社区。

另一艘小船排水量只有五百吨,预备留在铜陵,作为火军水营战船。徐寿和华蘅芳乘坐小船,好奇地观察、量算船上的蒸汽设备。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春天的长江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能量,水鸟翻飞,不时有大鱼跃出水面。江水滔滔,一群顽皮的江豚在船头嬉戏追逐。

他们乘坐的蒸汽帆船吨位虽然不大,但在当时的长江上俨然已是庞然大物。因为太平军纵横江面,一向繁忙的长江水道上船只寥寥。

商船溯流而上,偶尔遇到几条渔船。渔民停止撒网,呆立在船头,茫然地看着蒸汽商船,不知它们怎么能在逆流的情况下保持箭一般的航速。

商船过了泰州,马上就要进入太平天国界面。商船换上太平军火军的旗号,继续往西行驶。

一大早就从魔都出发,到达泰州已是下午。因为蒸汽轮机开足了**,江上又刮起了西风,所以商船航速比预想中要快。

他们原计划在仪征停船抛锚。

谁知到了京口,路过北固山,突然“咚咚”两声炮响。陈城和德崔柏吓了一跳,赶紧来到指挥室。

只见炮台方向有人来回挥动旗帜,不知何意。一艘原本在江上巡逻的太平军战船向炮台方向挥旗致意,两方使用旗语来回交流。不多时,太平军战船向江心驶来,截住他的去路。

这太平军的战船系由民船改装而成,在商船面前如蚂蚁之于大象。船上的太平军毫不怯弱,隔着老远大喊,说京口守将冬官正丞相罗大纲久仰火军大名,特置薄酒一席,请大家上岸小酌,并可游览北固山名胜等等。

罗大纲乃是太平军名将,北固山又是东南名胜,陈城和德崔柏欣然接受邀请。

他们乘坐小艇来到岸边,罗大纲早已在岸边等候多时。此人年纪在四十上下,中等身材,体格健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不等他们下船,罗大纲便热情地打招呼:“久仰陈兄大名,陈兄少年英雄,文韬武略,又能讲外国语,罗某深为佩服。”

陈城连忙下船,向这位屡建大功的猛将深深一揖,说:“丞相大人文武双全,自出师以来连克名城,实在是我军中不可多得的猛将。”

德崔柏也恭维道:“罗大人实乃太平军猛将,威名播于天下。镇守京口,更令清军胆寒,片帆不敢西进。”

罗大纲哈哈大笑,邀请他们参观北固山。

北固山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山很小,仅有两百多米长,高不过五十余米。

北固山紧扼长江,又紧临京杭大运河,所以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又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更显出雄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处是长江与运河交汇之处,既是南北要冲,也是南京东南门户。罗大纲令属下依北固山,傍长江、运河,新筑城墙六里,建炮台六座,广积资粮,备战不懈。

作为京口守将,罗大纲曾经多次击败来犯的清军。京口岿然不动,天朝无东面之忧,罗大纲也累功受封“冬官正丞相”。

罗大纲带他们从甘露渡码头来到祭江亭。离祭江亭不远的多景楼已经倾颓,但祭江亭仍然完好。

传说刘备的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曾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这也是祭江亭名字的由来。

站在祭江亭上,视野极为开阔,滔滔长江近在脚下,北望神州,令人不禁产生一种怀古幽思之情。

德崔柏深情地说:“这让我想起了贵国一名大诗人的名篇。”他用一种有些怪异的腔调慢慢吟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正是辛弃疾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陈城也不甘示弱,说:“当年辛弃疾在京口知府任上写下了这首名篇,其实他还有另外一首名词,也是讲北固山的,作于同一时期。也就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罗大纲豪情万丈,说:“辛弃疾武能于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文能指画山河,筹划北伐抗金大计。辛大人曾为南宋京口知府,我亦是天朝京口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