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旅明> 第678节 北归(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8节 北归(三)(2 / 3)

颠晃程度足以适应大车赶路后,伙计又将更多的芦苇絮盖在了瓶胆上。

所有这些工序完成后,就该封装了。

用一把羊角榔头和机制铁钉轻巧地封死盒盖后,伙计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火漆和封条。

“嗯,不错。”

全程观摩完瓶胆的包装,二少爷满意地点点头,对面前这个做事认真的伙计问道:“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浓眉伙计直到这时,才从专注状态中解脱出来。伸出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年轻人憨厚地一咧嘴,有点羞涩地用一口山西土话回道:“回老爷,叫火贵,二十二了。”

一旁吴掌柜见少爷比较满意,于是也凑趣地解释了一段:“是灵丘人。说来也巧,这孩子逃荒到天津,是柜上从市面上捡的。”

吴家所在的山西蔚州,明代下辖了广昌县、广灵县、灵丘诸县。吴家的本家在广灵,和灵丘算是乡党,口音没什么区别。

听到掌柜解释,吴少爷心中顿时明白了。这个时代乡党是重要的关系纽带,眼前这个伙计要不是乡党,怕是再卖力也不会被义鑫隆收留打工。

“好好做事。勤力的,柜上都看得到,不会亏了你。”

吴法正虽说有希望走科举成道的路子,但他同样有很大可能在未来掌管家业。所以他早早就接触到了家族中的商业内容,对管理和采购这一套其实相当熟悉:“九叔,给放个赏。”

“傻小子,还不快谢过东家!”

听到有红包拿的火贵,傻乎乎反应过来后,这才笨拙地谢过了东家。

吴少爷这边哈哈一笑,转头在九叔陪同下,继续检视了其余正在包装的暖瓶。

义鑫隆这一次在天津本地采购的暖瓶,总数是三十个。这其中带有完整铁壳包装的只有三对红双喜,其余都是瓶胆,只能像方才一样重新包装。

没办法,虽说红双喜对瓶在两年前就成为了山西大户人家嫁女的必备嫁妆,就像后世的缝纫机自行车三大件一样。

但这种铁壳包装在长途大车运输过程中极易颠碎瓶胆,分开携带同样容易变形,成本太高。所以现在的商队大多只承运瓶胆,等到了地头,自然有传统手艺人用藤条等材料编出土制外壳。

和九叔探讨了一番暖水瓶的运输问题后,在院里另外一面的条案上,吴少爷看到了另外一批正在被重新包装的商品:皮货。

吴家是靠着口外的皮货生意起家的,所以这方面是重中之重,丝毫马虎不得。

面色凝重地拿起条案上的一双皮靴,吴法正细细端详起来。

映入眼帘的皮靴,淡黄色外皮,半腰马丁靴造型,鞋垫上拓印着很对士绅胃口的品牌名:爱马仕。

除了鞋底用多层牛皮轧制之外,吴少爷手上这双靴子的其余部位,包括鞋绳和穿眼处的金属圈,乃至内里的猪皮衬里等等,都和后世的登山靴没什么区别。

伸手进鞋里四下按压一番,然后揭开鞋垫看了看,吴法正脱下自己脚上的软鞋,伸脚,穿上靴子走了几步。

最后,脱下靴子的吴少爷,抚摸着靴子表面,感受着毛皮般的奇怪触感,不解地问道:“内里倒是和旧货差相仿佛,倒是这面皮变了?”

“呵呵,少爷有所不知。此乃天津皮鞋厂新出的砂面靴,有个名目叫磨毛款。”

“哦......这倒是......有点贴切,索**盖弥彰了,哈哈,巧思。”

吴法正很快想通了磨毛款的好处——常年在大漠荒野行走的商人牧民,其实更适合这种所谓的磨毛款式。

相比较,之前几年大家已经习惯了的黑色、棕色皮鞋,那些光滑的皮面需要经常摸油保养不说,平时去野外也很难保证光亮度,反而不如这种。

“好,好,此等新款咱们进了多少?”

吴家的货物,最终都要贩卖去口外的,所以此刻躺在条案上的,大多都是半腰甚至高腰的翻毛皮靴。

吴少爷这边检查了从天津市面上采购的皮鞋、皮带箱包等皮制品,再看着伙计一一在货品表面和包装上加盖私章后,才离开了甲三号院。

接下来在甲二号院,推开了写着“严禁烟火”四个白字的大门,吴少爷检查了这次要运去口外的另一项重要商品:酒。

用绿色马口铁盒灌装的五十五度标准威士忌(实际就是二锅头),如今早已成为了畅销大漠域外,乃至大明九边重镇的真正硬货。

这种包装统一,方便运输的“威士忌酒箱”,只要运出口外,就能在牧民部落换到一切商人想换的东西......包括能作为战马的种马和年轻能生养的女人。

吴家这次也是提前花费了相当多的款项和时间,才从“北方酒业集团”那里预购到了这一批硬货。

看着堆满了仓库的绿色酒箱,吴法正满意地点点头。下一刻,他随意提了一箱出来,拉开盖子,用手指蘸了酒液尝了一口:“不错,是威士忌原浆!”

一旁吴掌柜捧着自家略圆的小肚子,半是叹息半是表功地笑说道:“二少爷,这批酒当真是费了牛力啊......老九我求爷爷告奶奶,就差给酒厂那起子股东磕头了!”

“唉......也是当年咱们离得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