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魏晋干饭人> 第1216章 深深的嫉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6章 深深的嫉妒(2 / 3)

这些名士动辄欢饮到天明,有些人喝得兴起就吃五石散,扯开衣襟光着脚到处跑,放浪形骸,言辞狂悖,中原的风气才扭转过来,他可不想这些东西又复燃,因此提醒道:“就算不闯宵禁,我们大将军也不喜朝中官员饮酒过度,且最恶食用五石散者。”

陆元微微皱眉道:“五石散可治疗伤寒。”

亲卫道:“我们大将军提过,但亦有言,食用五石散者多不是为了伤害,而是为享乐,反损伤性命。”

陆元对此不认同,“我等之所以不得伤寒,就是因为食用了五石散,看我等这样的岁数,已远超世人,这不就是五石散的功劳吗?”

亲卫嘴皮子没他溜,不知要怎么反驳他,只能坚持赵含章的论点,“食五石散就是不对,有害性命,有害风气,郎君在江南吃我等管不着,但在江北,尤其是在洛阳,谁都不许吃,一经发现,全部收押问罪。”

陆元脸色不太好看,他今天被人接连反对,刁协也就算了,现在一个小小的低贱兵士都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冲他说教了?

也就是在洛阳,若是在江南……

江丰等人在一旁劝慰和拦阻,陆元这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袖子一甩,先行离开了。

其他人也纷纷离去

赵含章亲自将琅琊王父子三人送到马车上,留下刁协说话。

等马车离去,赵含章也收回看向陆元等人的视线,问刁协,“刁先生可愿意入朝为官?”

他之前就是大晋的官员,在徐州为官,跟着琅琊王逃到了江南,王导做了扬州刺史,他就接替王导成为琅琊王的长史。

可以说,他本就是大晋官员。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琅琊王和朝廷,和赵含章的关系都有些复杂,他要是还做琅琊王长史,在赵含章这里自入不得眼。

他要换个职位,相当于一切重新开始。

刁协略一思索便躬身道:“臣愿为大将军,为大晋,为天下百姓效犬马之劳。”

赵含章微微颔首道:“请先生安心回去等候消息吧。”

刁协压住心中的激动,知道他在席间说的那些话入了赵含章的心,他就说嘛,他对赵含章的认识是不会有错的。

他们此前虽未见过,但琅琊王的对手是赵含章,身为琅琊王的心腹,刁协自然把赵含章研究透彻。

研究一个人,不能亲眼见她,亲耳听她,那就观其言行,看她治国治军的政策方针,看洛阳的邸报,看江北的每一封公开的公文,总能窥得一二。

赵含章,她和琅琊王一样,同样不喜被门阀世家把控,她喜欢用寒门庶族,重情重义却又极看重民生利益。

看她身边用的人就看得出来,除少部分世家子弟外,中下层官吏基本上是寒门庶族,而上层官员,有她常用的汲渊、明预、傅庭涵等人,其余多是赵氏子弟,可见其极重情义。

这些似乎是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只要以一方为诱,便能对抗新晋的江南门阀豪族。

他们和赵含章可没有同袍之谊,也没有共历战争患难,两者想要和睦,难!

他对那些门阀豪族最了解不过,那些人既骄傲自负,疑心病又重,他不信,赵含章面对他们就能全身心信任,到时候……

刁协已经在心里计划好怎样借着这些东西一步一步往上爬,他是不指望比得过汲渊、明预之流,但至少能强过王导和周玘吧?

周玘和王导被单独请到书房等候,知道赵含章在送客,俩人就在书架间找书看。

周玘在书架上发现了不少孤本,光《论语》的注释本就有五册,其中有三册还是竹简刻的,可见其珍贵性。

周玘不由感叹,“王氏可有如此规模的藏书?”

王导走了一圈,心中暗道:自是有的,但那是举族之力,看赵含章轻易将他们放进书房,显然,这里的书并不是赵氏的藏书,而是赵含章本人的藏书。

王导抚摸着书架叹息道:“洛阳一战,我王氏的藏书丢失大半。”

指的是当初东海王带领门阀世家们逃离洛阳,当时他们还算从容,王衍将王氏藏书全都带上了,在此之前,他还分两次让人把部分藏书送去徐州,

而王衍带的最多的那份藏书,已不知去处,当时王惠风和王仪风都被下了钗环,连把刀都藏不了,更不要说那些书了。

那一箱箱的书中还有不少字帖、画、古籍孤本……

全都没了。

王导顺着书架往前走,走到尽头是一个台阶,他好奇的往楼上看,“不知楼上是否是藏书?”

周玘就鼓动他,“上去看看。”

王导摇头:“失礼啊。”

周玘瞧不起他,推开他就往上走,“赵大将军既然请我们进来,此处当不会有机密,扭扭捏捏,像个妇人。”

王导跟在他身后道:“这话可不要让赵大将军听见,她就果断得很。”

周玘闭嘴,连跨几个台阶,走到楼梯尽头抬眼一看,惊叹出声,“这这这……浩如烟海,我敢说,你王氏藏书必比不上此处!”

王导推开他一看,只见二楼皆是一排排书架,每层书架都几乎触顶,每格书架皆整齐摆放着纸质书籍和竹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