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皇太子> 293章:危在旦夕的皇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3章:危在旦夕的皇后(1 / 2)

长安,内阁公房。

在新政实行之后,原先的六部细分成了十几个部门。

以往六部之上还有三省。

三省的各个宰相们,替皇帝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

所以在细分六部之后,李世民依旧保留了三省。

但当新政在州县彻底推广之后,地方上的县府也开始细分权责。

地方与中央都细分权责之后,原本的垂直政治体系随之变成了扁平复合体系。

各州县的主官,对各个部门有领导权,但管辖权却在上级主管部门手里。

如此一来,政务就有了地方政务与部门政务之分。

地方主官交代的事要办,上级主官交代的事也要办,这就让下面的人很难办。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更高一级的部门,来统一管理朝中各部与地方州县。

原先的三省制度,虽然还能用,但效率却是不高。

所以李世民干脆取消三省,将三省整合为秘书监,以后只起草圣旨以及给皇帝处理事务。

而在没了三省之后,李世民也不可能直接处理十几个部门的事务,他虽然有能力,但却没那么多的精力。

所以就必须还得设立一个机构。

一用来统辖各部与地方,二协助皇帝理政。

这个机构权力很大,职责很重。

李世民苦思冥想一番之后,决定试试李承乾在灵州玩的政务监制度。

但是李承乾设立政务监的初衷,就是为了不管政务。

在灵州,他只制定大方向,具体的实施全都推给手下人,也就是说,政务监是总览政务的。

这种方式,在灵州可行,在朝廷不行。

灵州说到底只是一州之地,上面毕竟还有朝廷,李承乾也不用担心出权臣,也不用担心有人造反。

但朝廷不行。

这政务监,其实就是加强版本的宰相。

李世民只试行了半个月,就立马心惊胆跳的取消了政务监制度。

虽然他也学李承乾搞军政分离,通过直掌枢密院将枪杆子牢牢抓在了手里,但仅凭这,制衡不了权臣。

而政务监制度,百分百会催生出权臣。

所以李世民不敢玩了。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必须的设立一个部门。

李世民思来想去,没啥好主意,索性不耻下问的给李承乾去了封信。

而李承乾,就将明清两朝的内阁制扬长去短优化了一番,让皇帝试试这种玩法。

收到信后,李世民如获至宝,琢磨了一番便设立了内阁制。

于是,房玄龄从宰相变成了内阁大学士,与他一起的,还有长孙无忌和另外三人。

五人制内阁,安全稳定高效。

皇帝放心不用出权臣,房玄龄放心出事不用独自背锅。

可谓是皆大欢喜。

之前在中书省的时候,事情都是房玄龄办,可谓是费心又费力。

现在好了,工作压力顿减,心里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也可以准时准点的回家了。

家里的婆娘现在也不抱怨他了。

这日子,越过越舒坦啊。

房阁老一边喝着清茶,一边磕起了瓜子。

此刻公房内就他一个人。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去宫里看皇后生孩子去了,温彦博生病告假,这王珪也不知何故,竟然迟迟未来。

这时候要是有个人在多好啊。

大家一起喝喝茶嗑嗑瓜子聊聊天,多有情趣啊。

房玄龄可惜的摇了摇头。

正在此时。

一阵哒哒声响起,由远到近。

这么清脆的声音,唯有马蹄踩在青砖上才能发出。

房玄龄面色一变。

纵马皇宫,不是反贼就是急情。

八百里紧急军报.....

听到这声音,房玄龄手一抖,瓜子立马撒了一地。

........

后宫。

“娘娘用力..”

“啊...”

“......”

听着殿内撕心裂肺的叫声,李世民紧张的满头大汗。

不止是他,一旁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也紧张的一身汗。

长孙皇后已经生了半个时辰了,这孩子要是再不出来,按照以往的经验,怕是就要出人命了。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一个是哥哥一个是舅舅,两人和皇后都算是至亲,不论于公于私,他们都不想皇后出事。

一旦皇后没了,那他们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以及手中的权势,立马就要消减五成。

所以,这孩子老老实实的出来,对谁都好。

殿内的动静越来越小,李世民红了眼,大急道:“人呢,孙思邈怎么还没有来。”

“来了来了,孙神医来了。”苏宁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总算是将人带来了。

“老臣,参..”

“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些俗礼作甚。”情急之下,李世民的口气生硬,一把抓住孙思邈的胳膊,又口气酥软面带祈求之色道:“先生,皇后就托付给你了。”

情况紧急,孙思邈也不多说什么,带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