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第360章 兵部难题,杜如晦再访秦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0章 兵部难题,杜如晦再访秦府(2 / 3)

因此耐心地解释道:“扩充常备编制,并不意味着要更改府兵制,只是说以府兵和募兵相结合。”

“我大唐现有的兵员制度是府兵制,也就是士兵自备兵器和铠甲,农闲时就轮番驻守边疆,农忙时则进行庄稼耕种。”

“这样虽然极大的节省了我大唐军费的开支。”

“同时也保证了战时和农活两不耽误,但是却是有些弊病的。”

杜如晦和李世民已经被秦渊的华裔给吊足了胃口,急忙追问道:

“有些什么样的弊端?”

秦渊针对这个问题继续说了下去。

“一个是需要府兵自备兵器铠甲和干粮。”

“这看起来很不错,但是有时候这些就会成为相当沉重的负担。”

“若是碰上兵器或者铠甲损坏,那修缮起来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第二个是因为府兵制和均田制是互相捆绑,赖以生存在一起的。”

“可一旦这些府兵均分到的田地出现了变动,就会导致人员参差不齐。”

“第三个是虽然说府兵在农活忙碌和闲暇之时进行轮番调换,在驻守边疆和庄稼耕种之间调整。”

“但有时候碰上时间调整不好的情况,就非常容易导致长时间滞留在边疆,而无法返回故乡,又或者延后执行去往边疆的命令。”

“久而久之,百姓们对于府兵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而同样在朝廷这边,调集府兵的时候又会出现困难。”

“两头同时不讨好,这就是府兵制的弊端所在。”

杜如晦此时已经陷入了极度震撼之中。

他本意只是想来问一问,怎么减少兵器和铠甲的浪费,但没想到问出了这么大一个问题!

居然牵扯到了整个大唐最根本的兵员招募制度。

要知道,府兵制现在可是大唐军事制度的根基!

杜如晦觉得自己似乎搞出了点什么不得了的名堂。

李世民也是好奇不已。

府兵制。

在他眼里已经十分完备。

万万没想到,被这个臭小子这么一挖,居然挖出了好几个漏洞!

看着小子

胸有成竹的模样,就知道肯定是有主意了!

而此刻,杜如晦整个人还处在呆滞之中。

显然还在思考这个事情。

老李已经急不可耐了,只得自己披挂上阵,催问道:“臭小子,那按你的意思,这个府兵制或许需要改变一下?”

秦渊摇了摇头。

“老头子,我的意思并非全盘否定府兵制。”

“而是说,在常规府兵制之外。”

“可以额外实行募兵制,招募一支备用的编制队伍。”

“按照我的估计,最多两年之内,我大唐就会和北方的突厥人有一场倾国之战!”

听到这。

李二的心里咯噔一声。

这臭小子还真是朕心里的蛔虫。

他怎么知道,朕不甘心,明年就想修理修理突厥人的?

看来这臭小子,也觉得突厥人不过如此,随便就能修理!

想到这,李世民的眼神越发得坚定,神色越发地亢奋起来。

秦渊的话还在继续。

“到时候这支通过募兵制组建的新军队就能够派上用场了。”

“而府库中年年多余出来的兵器和铠甲,正好给他们用于训练,这不就解决了你刚刚说的浪费的问题了吗?”

杜如晦听到这儿,才勉强算是放下心来。

他生怕秦渊把府兵制整个给全盘否定了。

依照现在陛下对秦渊的信服程度。

那必然是要动摇整个大唐的军事根基!

这个时间不对呐。

不过。

现在秦渊只是说有弊端,却没有严重影响到需要废除的地步,只是需要加以更改。

从而,让两种制度并行而存就可以。

那这个问题就还比较好处理。

他们回去之后,只要找文武百官商议一下,肯定可以通过。

很快就能搞出个章程来。

想到这儿。

杜如晦瞥了眼跃跃欲试的李世民,松了口气。

同时,他又有些好奇的问道:“小郎君,你刚刚说有两个法子,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条是什么呢?”

秦渊这回就摊了摊手,有些随意地说道:

“直接打包卖给周边一些小国家,而他们付出人口或者钱财,要么就是珍贵的物品进行购买。”

杜如晦顿时感觉到头皮发麻,他又一次被惊到了。

怎么从冠军侯嘴巴里,惊人语录一次又一次

蹦出来?

先是要更改府兵制。

现在又要和周边国家进行兵器贸易。

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他忍不住语气中略带惊骇地说道:“小郎君,这可是兵器贸易啊!”

“和周边国家往来贩卖兵器,这不就是壮大了敌国的力量,此乃资敌行为,从古至今都是严令禁止的,万万不可取啊!”

李世民此刻也收回了嬉笑之色,一脸凝重地点了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