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316章 番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6章 番外(2 / 3)

—是圆圆的一幅,色调明显与别处不同,在整幅光幕中显得有些突兀。

突然,朱家桥瓦子里有人高声道:“看,那是我们!”

紧接着那圆形小光幕中出现一个扎无脚幞头的壮汉,满脸惊愕,正伸手高高举起,指向哪里。

全场轰然一声,勾栏下有哪里的看客中发出一声惊叹。他们似乎认出了此刻说话的人。

接着小光幕里的景象转开,在瓦子观众中扫过,片刻后停在一个垂髫童子那里,那童子粉妆玉砌,极其可爱,手中正拿着一枚刚刚剥开的菱角,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整个朱家桥瓦子和对面异时空的观众都关注着。

那童子的父亲见状赶紧将小童托起来,扛在脖颈中,好让孩子也能看看自己置身于光幕上的模样。父子俩身边,是一名年轻妇人,穿着对襟褙子,望着光幕上的一大一小,忍不住露出笑容,她也马上被引入光圈。一家三口一起,在光幕上表演了一个“全家福”。

这时,大光幕上显示的异时空观众神色开始改变,从一开始的懒散浑不在意变得极其专注。

他们开始饶有兴致地抬头张望,也有人伸手指点,转头与旁边人交换意见。

大型光幕上也开始聚焦于某一两人,让朱家桥瓦子的观众们能够看见对面的更多细节。

“对面”的声音也很快传来:“你们看,快看他们穿的衣服!”

这边汴京百姓们赶紧低头看身上的服饰,哪里不周正了?哪里给咱们大宋丢脸了不成?

“他们穿得一点都不保守!”对面的评价竟然是这个,“你看他们女士的领口开得这么低……”

很显然,刚才坐在那小童身边的娘子,她那身对襟褙子配抹胸的衣饰引起了对面的注意。

右上角小光幕里的形象迅速变化,出现了好几位女士的大幅特写,当然,为免任何人尴尬,虚化了女士们的所有面貌五官特征,只保留了她们此刻所穿的衣饰,有些甚至还被放大了能看清细节——有一位女士的褙子领口用金线绣了雅致出尘的并蒂莲纹,另一位女士的领口上还细细地钉着金珠。

与此同时,大光幕上也出现了来自对面的女士衣饰特写。

汴京的百姓们很快看见了剪裁得体的低领裙装,式样简约的吊带裙,露出完美锁骨的一字领……

大宋观众们的反应很一致:好看!

大约他们在瓦子里见到比这尺度大的机会太多,此刻朱家桥瓦子这边的反应令他们更加惊讶。

“他们竟然一点儿不觉得我们这时代的衣着过分暴露?”

“哎呀,原来宋时的女子穿着并不保守啊!”

“她们也能照样出门看直播……看表演,而且与其他人大大方方地坐在一处,一点儿也不拘束。”

“这女子们从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话到底是谁说的?”

这边朱家桥瓦子的观众们听见这种种评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人甚至不客气地站起来高声问:“你们到汴京来过吗?要是没有亲眼见过咱们,就不要信那些道听途说好吗?”

对面听到了这样的反馈,似乎集体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人们面面相觑。

这场“直播”一开始进行得似乎并不顺利。双方因为“刻板印象”产生了一点点不愉快。

但好在那小光幕很快切换了视角,让关注的焦点迅速转移至另外一项事物上——

冰山。

这是一座巨大的冰山,被雕凿成险峻峰峦的模样,上面还点缀着些松枝与青草,宛若一座士大夫山水画幅中的名山。

这座冰山附近弥漫着遇冷凝结而成的水雾,冰山上渗出水滴,渐渐汇成溪流,潺潺地流淌至冰山下。

这副情景,单是看了就令人由衷感到无比清凉。

对面的话术却依旧未变,人们惊叹道:“他们有冰,他们竟然有冰!”

这边朱家桥瓦子里的观众,听到这样的评价,忍不住疑惑:“冰有什么稀罕的……一年四季都可以从冰窖里取啊。”

“哦,原来宋人是靠冰窖。把冬天的冰装在冰窖里储存起来——的确是个好办法。毕竟不像咱们能制冰。”

这边宋人听了,也有人嘴硬,站起来高声道:“咱们也能制冰!有啥大不了的?”

但一旁有人拉拉他的衣袖:“你拉倒吧!用硝石制冰挺贵的,你看谁家天天自己制冰?不还是从冰窖里取冰实惠?”

“人家能制很多冰那是人家的长处,做人要虚心一点,知道了吗?”

站立着的男人被身边人驳倒,讪讪地坐下来。

但小光幕马上又切换了视角,转向了一名小娘子手中托着的一只玻璃杯,杯壁上沁着细细的水珠,显然这里面盛着饮料经过冰镇,异常清亮。

很快,小光幕旁出现了一行字“雪泡豆儿水”。

继“雪泡豆儿水”之后,小光幕里又接连展示了“冰镇荔枝膏”、“白醪凉水”、“冰雪冷元子”、“雪泡梅花酒”、“冰镇蔗桨浸金桃”、“乳酪水鹅梨”①……全都是朱家桥瓦子中,在场观众手中现捧着的。

最后,小光幕转到了一个贩卖刨冰的小贩那里。

那小贩显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两个时空的观众们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