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七零下乡10(1 / 2)

晚饭苏苏很少在食堂吃,没有紧急维修任务,以及思想课的时候,苏苏晚上都回家给自己做顿顺口的。

一个人过日子,工资高,福利好,市面上有的物资都能买得到,苏苏的小日子,那绝对家属院里不少人家羡慕。

苏苏在家属院也只跟王大治家和肖凌云叫走的近一些,其余人就是认识,不熟,路上碰到了打个招呼说句话的关系。

苏苏做啥好吃的,都记得给王大治家和肖凌云家留一碗,因为人家晚上只要自己开火,不管吃啥也都给苏苏送来一碗。

不只是这个,王大治的爱人,在苏苏晚上要加班的时候,还会来苏苏家帮忙生活,要不然这大冷天的,苏苏回来咋住?

人情往来就是如此,别人惦记着照顾你,你总要找机会回赠回去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

肖凌云和孟美娇的结婚报告已经批了,十月底结婚,孟美娇的娘家人也来了。

孟美娇的亲妈带着她亲弟,和一个堂姐。

孟美娇的亲妈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已经退了,之前也是军医。孟美娇的弟弟才十四岁,学生,请假跟着来了。孟美娇的堂姐则是刚把工作调回去京城,离婚不久,怕前夫纠缠,回京的工作还没定下来,所以躲来这边儿了。

孟美娇和肖凌云工作忙,恰好这三人来,能操办婚事。

十月中旬,一场鹅毛大雪,建设兵团和村民们,家家户户基本猫冬了。

宋航和李翠玉这才有功夫去三湾村找苏苏。

之前真没工夫,李翠玉那是要下地跟着干活儿的,宋航哪怕清闲一些,坐办公室,那也是各种报表数据文件,忙的人都瘦了一圈。

等到大雪纷飞,地里彻底干不了啥的时候,建设兵团的人才能闲下来。

两年一次探亲假,探亲假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宋航和李翠玉想回家探亲只能等明年冬天。

所以有了闲工夫就带着大包小包,来看望苏苏了。

结果去了三湾村,扑了个空。

后来得知苏苏入伍了,两人是真惊呆了。

苏苏所在的部队,恰好距离建设兵团也不远,比来三湾村近便,两人就在三湾村雇了马车,顺带又买了五斤老乡家里富余的腊肉,两只老母鸡,五十个鸡蛋,就直奔部队了。

部队里可没有猫冬的说法,两人来的时候,苏苏还没下班,刚食堂吃完午饭。

部队门口一看找上门的是宋航和李翠玉,苏苏心情是复杂的,这两人看她的目光格外亲切,就是老乡见老乡那种的激动和热情。

苏苏其实没这种感觉了,活的太久,每一世除了血缘亲人,而且还是苏苏自己认的血缘亲人之外,苏苏对于外人,心态已然冷漠。

心态冷漠,不代表苏苏不会因此而感动。

这两个人,这样的举动,到底在苏苏的心上划了一道印记。

好在苏苏给宋航和李翠玉的感觉就是很冷漠的性格,两人也不觉得苏苏看着她俩淡笑有别的意思。

门口做好登记,苏苏带着两人往家属院走,路上碰上肖凌云,招呼了一声,让帮自己请半天假,肖凌云应了。

到了家属院后,李翠玉扫了眼院子,这待遇可够好的,建设兵团里,她也想要个院子,可级别不够,只能住宿舍,宋航倒是有个小院子,却没这个大,就那院子也够李翠玉和宋航高兴的了。

“部队的待遇就是好,我们俩还说明年想想办法让你也去建设兵团的,如今到不用动这份儿脑子了。”李翠玉这话说的宋航脸红。

苏苏了然,两人指定不是这么想的李翠玉这人苏苏也了解一二,喜欢说些漂亮话,人呢?

还真不是啥有坏心思的人。

比起李翠玉,宋航更实诚一些。

兴许也是脸皮还没历练到位才会动不动心虚脸红。

三人进屋后,苏苏也没拒绝人家带来的东西,都在这一片地方讨生活,往后还回去人情也就是了。

苏苏先把火烧旺,随后去后院拿了冻好的馄饨给两人一人煮了一碗:“先喝点儿热乎的,暖和一下,我这就做饭。”

一边聊天一边做饭,李翠玉吃了一碗混沌,把空碗扔给宋航洗,自己也上手给苏苏帮忙。

“借花献佛,我这边儿还真没有新鲜鸡肉吃,我就杀一只给你们炖汤。你们那边儿怎么样?干农活儿累不?”苏苏找了个话题,三人聊开了。

“建设兵团种地到不如村子里累,村子里那是纯人工,建设兵团那么多田地,靠人工那就抓瞎了,大面积的体力活都是机器干,我们就是跟着干点儿边角料的活儿,就这,对于我们这种从没下过地的人来说也累得慌。一开始特别不适应,可不适应也没办法,想要换个轻松的岗位,你首先要在基层历练好多年,其次还要多评几年先进才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换个轻松又待遇好的岗位,我这辈子是别想靠自己换岗了,混一天是一天吧,横竖我是不想为了先进奖把我自己累死,我这身板儿不容许啊。”李翠玉很有自知之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