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一章 上海现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上海现状(1 / 2)

第六十一章上海现状

吴淞江之事,给周梦臣上海之行蒙上一层阴影。

来到上海之后,周梦臣首先看见的是满目疮痍的民生。

陆家作为上海望族,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上海县城的城墙陆家都出力不少。可以说陆家就是上海民生的代表了,结果倭寇事起,逼得陆家家主拖得病身残躯,捍卫陆家原本的士林地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上海民生已经到了何等程度了。

陆家作为上海豪门,尚且如此。上海其他百姓该怎么活啊?

这一切的一切都呈现在周梦臣面前。

此刻的上海还是一个县级单位,所管理的地方,也是很小的。后世的上海在这个时代来看,应该是松江府,甚至单单松江府也未必能覆盖后世上海的范围。

单单查过往的战例,倭寇多次从宝山所突入上海城下,上海作为战场,甚至有几次围城。周围民生能好过才怪。

而且朝廷的赋税一点也没有减免。松江一府承担的赋税。要比其他一省还多,而上海一县要承担的赋税,要比其他一府还多。

民生的恢复也可谓艰难。

这一切,周梦臣都记在心中。只是这些都是次要的。他首先要看得,就是港口的问题。

只是他首先面对一个问题,最适合作为港口的,也就是吴淞江了。原因很简单,吴淞江是长江最后的支流。而长江口附近,有大量泥沙淤泥,毕竟整个上海,以及崇明的很多地方,在汉唐的时候,都还泡在海里的。别的不说,郑和下西洋时候用的刘家港。而今也不用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所以吴淞江是周梦臣最好地选择了。这同样也是历史地选择。

而吴淞江出海口,居然不在上海境内,这让周梦臣有一些错愕。不错,在明代吴淞江出海口,是在苏州管辖之下,在吴淞江口有两个卫所,一是吴淞江所,一个是宝山所。真正的吴淞江口,应该在卫所下面。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周梦臣有权限,将这两个卫所的土地划给上海就行了。毕竟吴淞江在上海境内转了一个圈,从吴淞江逆流而上,第一个县城是上海。

第二个问题,就非常棘手了。

那就是吴淞江淤塞严重。在出海口这一片也是一样的,而且在明初户部尚书夏元吉就曾经修缮过这里的河道,让黄浦江夺吴淞江出海。

但是时代久远,河道都有拥塞。周梦臣简单测量了一下吃水深度,就知道,这里做港口的话,会很麻烦的。甚至吃水比较深的船只,都不能直接靠岸。

这让周梦臣皱眉不已。

不过,他思来想去,如果想在长江出海口附近选择一座港口的话,那么吴淞江从上海以下到长江这一段距离的河道两岸,是最最合适的了。

毕竟吴淞江虽然是长江最后一条支流,但是这个时候的长江,已经非常宽阔了,几乎与大海没有什么两样了。

作为港口,首先要做得是有防护性,也就是能抵御大风大浪。所以要么修建一些防浪堤,或者就直接利用现有的地势。

长江南岸也只有这一段河道是最合适的。船只停留在这里。足够抵御风浪了。

这几乎是唯一地选择了。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这一段河道太过狭窄。停不了大船。再加上淤塞严重,必须进行一定的维护,而且即便维护之后,看样子,今后还是要淤塞的。

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周梦臣固然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但是思来想去上海这里,已经是工程量最小的方案的。别的不说,在长江边硬生生修建一道深入大海的防浪堤,比起清淤,工程量不知道大了多少。

其实周梦臣并不知道,他所想到这一段河道,在后世不叫吴淞江,而是黄浦江。是因为在几十年后,海瑞担任应天巡抚,他见吴淞江水患不止,就修缮吴淞江,将黄浦江彻底倒入吴淞江,黄浦江成为主流,吴淞江变为支流,从而加大水量,将这一条河道航运条件提高了不少。

这才让上海具有世界级港口的潜质。

当然了,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出海口如果有一个港口必然是一个重量级港口,但是这个港口未必是一定是上海。上海的航运条件其实一直并不是太好的。随着航运规模越来越大,上海港口局限性也就越大。后世上海不是要新修港口吗?

周梦臣思量以久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陆先生,江南银行第一个项目,就是吴淞江修缮工程。我会调海宁知县海瑞到,到时候,你就与他交接便是了。”

陆揖激动非常,他太明白这代表什么了。代表不仅仅吴淞江这一大害,得到了治理。而周梦臣已经确定,将来的上海港成为大明第一个开海的港口。

不过,陆揖还是很冷静的,说道:“学生待上海父老谢过大人,只是这账目该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就拿上海关税做抵押吧。”

陆揖微微一愣,说道:“学生明白。”

而今的银行很多东西,都是不完善的。周梦臣也没有想过完善。他现在就是借银行的力量聚集财力,为自己所用,将来的事情,那就将来再说。

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明这些银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