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六章 报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六章 报捷(1 / 2)

第一百四十六章报捷

周梦臣听说确定是辛爱的人头,也就没有再看,说道:“收起来,向京师报捷。”

戚继光满脸冻疮的脸上,忍不住有一丝笑容,说道:“是。”

周梦臣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辛爱是怎么死的?”

戚继光说道:“辛爱倒也硬气,守在正殿上,厮杀了半个时辰,下面将士说,死在辛爱手中有两个百户官,几十号人。最后辛爱的亲卫死光了,就被乱刀砍死了。”

周梦臣微微一叹,对辛爱有几分同情,却绝不后悔。可以对死去的敌人有几分同情。但是绝对不能对活着的敌人宽恕。

周梦臣说道:“张先生找到了吗?”

张惠是周梦臣叮嘱给戚继光的任务。周梦臣想要在草原上站稳脚跟,最好的办法就讲白莲教迁徙到草原上的汉人纳入麾下。

只要有这二十多万人的配合。基本原来辛爱整个版图或许不能大明完整地继承下来。但是青城,东胜卫,乃至于黄河沿岸一些屯驻点,都能完整的为朝廷所有。

有了这些根基之地,大明草原上的驻军,就不是无根浮萍了。

再多迁徙一些百姓,讲蒙古人由游牧改为定居,成为大同工业的原材料的来源地。从此就有了长治久安的可能,如果没有张惠。这一件事情,也未必不能完成。但是都需要时间。

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当他出兵青城的时候,他已经绝对不可能在大同再待下去了。他在大同乃至在边关的时间,已经是在倒计时了。

他并没有时间了。

所以张惠是非常关键的人物。周梦臣也非常担心,张惠会不会死在乱军之中吧?

好在张惠还是很爱惜小命的,才不像王浩那边疯癫。他一听到乱起,就知道事情不对,知道明军袭城之后,立即躲在自己的密室之中。

在一口井中斜挖出一个小房间。

在这里整整躲了两日,听外面似乎一切都安定下来,才敢小心翼翼地出来。

周梦臣找到张惠大喜过望,张惠在辛爱手下一直是汉臣第一人。由他出面招徕这些汉人非常适合,周梦臣开出了既往不咎前过,带百人归降,授百户,带千人归降,授千户。带万人归降,授指挥使。

随即张惠立即开始写信了。

一封封书信随着明军出击,飞到土默特草原的各个地方。

周梦臣自然不可能只依靠一封书信来劝降,就在周梦臣一边清理青城,核算这一次的损失与斩首数目。

初步估计,斩首已经超过了四万有余,反正凡是住在青城的蒙古家庭,家中顶梁柱或多或少都折了两根。当然了,明军的损失也不少。

在青城之战中,战死不足数千,但是总计伤亡却在一万五千人上下。其余的要么都是冻死冻伤,要么就是受伤之后,在冬天无法医治。

总之,如果不是在滴水成冰的严冬之中。近万人的非战斗减员,不敢说全部活下来。最少有一半是不用死的。

事实再次证明了一件事情,在塞外,冬季不用兵,这个近乎铁则的共识,是有道理的。

另一边督促后面建立起一条完善的后勤渠道,最少今年冬天都要能维系。

战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另外一场战事才刚刚开始。周梦臣要解决如何维系大明在草原上的统治。周梦臣知道,真正让草原百信归心这一件事情,周梦臣是做不成了。原因很简单。

他不可能在草原上驻守,但是周梦臣仍然想为后继之人打下一个基础,留下一个框架。

但是这个框架是什么样子的?一部分周梦臣是有预料的。比较他对青城这边也是很了解的,这么多的情报投入,岂能不了解?但是单单从纸面上的情报,也不足以让周梦臣作出万全的判断。所以,周梦臣也要在青城当地调查,修改自己原来的计划。

就在周梦臣在草原上忙碌的时候。

捷报通过艰难的路程。由玉林到大同,由大同而北京,一路露布报捷。在报捷的时候,徐渭也弄了一个小花招。讲皇帝高高捧起,让人听了,似乎是皇帝授命的一样。

只是这封捷到了嘉靖的手中,嘉靖都愣住了。他第一时间想得是:“朕让周梦臣这么做了?朕怎么不知道啊?”

是的,嘉靖知道周梦臣一点小心思。从来不在意,无他,大臣们谁没有一点点小心思,时间长了,曾铣的时期,嘉靖也没有那么敏感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周梦臣屡立战功。让大明对鞑子的形势完全不同。这才让嘉靖宽容了一点,如果历史上,俺答汗一直活到万历年间,一直不怎么安分,后世总结嘉靖年间的危机,号称北虏南倭,绝对不是假的。真要说俺答给嘉靖带来的危机要比倭寇严重多了,历史嘉靖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俺答一直在内长城外转悠,以至于每年京师都要戒严。列军九门之外,随时准备成为战场。

嘉靖是什么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认错的人。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谁给嘉靖提曾铣,就好像是讽刺嘉靖。嘉靖是绝对不会对曾铣身后名上妥协的。故而曾铣是在嘉靖死后才平反的。

而今没有这些后世,对蒙古屡战屡胜的情况下,嘉靖自然也不纠结于曾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