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九章 给严嵩的耳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九章 给严嵩的耳光(1 / 2)

第一百二十九章给严嵩的耳光

张治在内阁之中权力已经被夏言与严嵩分割完毕了,张治留到手中的,只是一些杂务。

而今夏言倒了,内阁大权更是全部被严嵩抓在手中了。

就好像夏言被嘉靖召回,回到内阁仅仅是与严嵩平起平坐,但是朝廷上下都视夏言为首辅。同样的原因,严嵩在内阁之中,上下浮沉十几年有余了。张治才进来一两年,不过从资历,威望,手腕上,都争不过严嵩。所以张治只能被动的变成一个闲人了。

这其实并不符合嘉靖一向政治原则:那就是内阁不能放在一个人手中。

严嵩哪里有那么多例外。

所以,而今的严嵩取代的夏言的位置,那么谁又会占领原来严嵩的位置?

这是一个嘉靖正在思考的问题。这也是闻渊看到的机会。所以闻渊的自荐,并不是胡来的,而是看中时机的提前卡位。

嘉靖听了,心中也在思量。

严嵩在内阁一家独大,总是不对的。但是谁来做这个制衡严嵩的人?

嘉靖内心之中一时间并没有人选。不过他看看了闻渊,心中暗暗摇头。如果闻渊年轻十岁,嘉靖可能会选闻渊,原因很简单,严嵩与夏言这个组合,嘉靖已经用了好些年了。

而闻渊这个年纪的人了,说不定那一天就晚上脱掉的鞋,第二天就穿不上了。

如果闻渊有一个三长两短,嘉靖岂不是又要麻烦一阵子。

而且即便闻渊能活到八十多,而且精力旺盛。嘉靖又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了,那就是严嵩年纪也不小了六十多的人了,两人到时候前后脚去,嘉靖岂不是要收拾烂摊子。

所以,他是毕竟倾向于一个年轻一点的大臣,来制衡严嵩。

但是嘉靖对这一件事情,其实并不着急。

原因很简单,夏言是嘉靖掌控不了的人,而严嵩是嘉靖能掌控的人。而且夏言虽然去了,满朝之中,还有很多夏言的支持者,严嵩即便独霸内阁,也不能做到独揽朝政。

而且年轻一辈的人才,嘉靖而今没有人选,但他有一套挑选人才的手段。说起来,张璁,夏言,等大臣,都是嘉靖一手提拔的。他之前没有费心思在这上面,如今他只需在朝廷四十五多岁五十五岁上下,有资历的年轻大臣之中,好好琢磨一番,定然能找出人才的。

毕竟,很多时候,上位者从来不担心没有人才可用。只是没有位置可以安排而已。

嘉靖说道:“老尚书所言极是,是该挑选一些人。给内阁增添一些人手。只是老尚书毕竟老了,而且祖宗成法,吏部尚书不得入阁。这样吧,老尚书为朕挑选一个名单给朕?”

闻渊听了,心中咯噔一下,知道他今日所有努力就都失败了。相比于严嵩而说,他见嘉靖一面很不容易。今日掀不翻严嵩,今后就更难了。

至于吏部尚书不能入阁的规定,是有的。

那是因为吏部尚书的权力能与内阁大学士平起平坐的时代。但是而今已经不是了。吏部尚书见皇帝都这么难。朝廷大权自然向内阁集中。吏部尚书虽然号称天官,但是终究在内阁之下了。

闻渊管心中怎么想,此刻都不能与嘉靖唱反调,说道:“老臣遵旨。”

嘉靖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于夏言的处置,老尚书有什么想法吗?”

闻渊说道:“陛下,汉有成法,将相不辱,不管夏言如何,他都是大明内阁首辅,老臣请陛下给大明留些体面。”

嘉靖说道:“此乃是汉之成法,非大明之成法。大明之成法,刑不避公侯,公侯尚且不避,区区一个内阁首辅算什么?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况且而今还没有到白刃的地步?这又怎么能不算体面啊?”

嘉靖说的时候,语气平静之极。

这其实也是嘉靖的真实想法。

说嘉靖一定要杀夏言,那是未必。但是嘉靖一定不想杀夏言,那也未必。

对于嘉靖来说,夏言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夏言的生死,并不在嘉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只是考虑而今局面。既然选了严嵩,就要为严嵩站台,甚至他也愿意为严嵩站台。

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一直依靠自己的内阁首辅,而不是一个手腕极盛,可以将朝廷上下整合起来,与自己对着干的内阁首辅。

夏言失败的最大的原因,是他太强势了。

严嵩看出来嘉靖的需要,夏言未必没有看出来的。但是夏言有建功立业之心,他这是首辅,不仅仅是给皇帝当的,也是给天下当的,给大明当的。给自己当的。而严嵩知道自己短板。他想要的也仅仅是内阁首辅之位而已。

仅仅当皇帝大明首辅,也未必不可。

性格决定命运。

而今此刻严嵩拿不下闻渊,嘉靖自然要帮忙让闻渊低头,给严嵩建立起威信。最好,今后严嵩既能处理朝廷上下事务,又事事离不开嘉靖自己的影响力。这就比较完美了。

闻渊低头行礼说道:“陛下,说的是。”随即起身,上前几步,重重一耳光打在严嵩的脸上。

严嵩根本没有想到,闻渊居然敢在皇帝面前动手。

刚刚开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闻渊想做什么。等耳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