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皇明皇太孙> 644 临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4 临朝(2 / 3)

瓦剌若是敢扰边,必严惩!若边军擅启战事,也当严惩!”

朱允煐这看起来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基本上也就是‘端茶大师’了,似乎是给出了一个平衡。但是这样的一个平衡,也让不少人心思不少啊。

这样的平衡,实际上也偏向于动兵,只不过现在时机不成熟而已,朝廷还没有下定决心。一旦时机成熟了,战备做好了,大家也丝毫不会怀疑英示皇帝会对瓦剌用兵。

高丽算不上什么,鞑靼已经被打伤了元气,现在也就是考虑蒙元另一股巨大的残余势力瓦剌了,英示皇帝看起来是根本不打算放过他们的。

端茶大师朱允煐确实有着自己的想法,也确实没打算让瓦剌这个心腹大患做大。

看向梅殷,朱允煐说道,“荣国公,朝廷虽在高丽用兵,只是各地卫所今年也是承平。令荣国公领五军都督府诸人检阅诸卫所,今日递上条陈。”

梅殷立刻出班,跪下领旨,“臣领旨。”

朱允煐继续说道,“凤阳乃帝乡,皇陵更是龙脉所在。荣国公亲去凤阳府检阅留守司。”

梅殷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这也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可不是什么苦差事,如果不是因为洪武皇帝的喜爱,如果不是因为英示皇帝的信任,这个任务可得不到。

毕竟老朱的女婿可不少,但是梅殷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也就是因为他是宁国公主的驸马,是英示皇帝的嫡亲大姑父。毕竟英示皇帝看似更加亲近的嫡亲小姑父,只喜欢做学问。

安排这些事情,朱允煐可以说手到擒来了。这样的一些安排,也确实是有必要的,也不能有什么马虎。

虽然境内的一些卫所看起来没有什么战备,但是不代表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他们也需要保证一定的训练,这样才好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出力,大明也不能只是要求边军战力十足。

更何况朱允煐也明白,现在太平了一段时间,很多的卫所已经失去了危机感,演练什么的肯定是少了不少,很多的卫所说不准就是武备废弛了。

让梅殷领着五军都督府的人去巡视一番,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敲打一些人,以及让一些武苑的将领顺理成章的去履新。

其实这也是一次巡查,卫所将校还是有一定权力的。虽然现在随着一些税制改革、土地政策的变化,土地兼并也算是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是谁也不会乐观地认为这些事情就完全绝迹。

也可以肯定的是有些人掌握了权力就会作威作福,卫所将校将士卒当做私兵、奴仆的事情虽然不是常态,不过这样的事情也是偶尔有所发生。

不只是在朱允煐当了皇帝才会这样,老朱在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说到底就是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以及仗着军功或者权力在作威作福了。

安排好这些事情,朱允煐觉得理所应当,这也就算一个皇帝的职责了。

在外事和军事方面的事情都安排完毕,朱允煐看着百官说道,“郁新渎职,罪名清楚、责罚妥当,此事无须再议。王钝素有官声,明发谕旨召入应天府。”

这一下也算是彻底的将户部的事情敲定了,不管是对于前任户部尚书的处置,还是下一任户部尚书的安排,这一下都是彻底的尘埃落定了。

哪怕此前洪武皇帝已经看似确定了这些事情,但是英示皇帝还没有用印、下旨,很多人也觉得可能有点变数。但是现在就不存在这回事了,没有任何的可能,就是按照洪武皇帝的旨意来办,英示皇帝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

这些事情都是可以肯定的,大家也都没有什么意见。主要是在洪武皇帝或者英示皇帝跟前,大家基本上也生不出来反抗的心思,这两位的权谋之术太厉害了。

再次出现在早朝上的英示皇帝将很多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丝毫没有因为几天没有上朝就表现的生疏,更没有因为几天没有上朝就对一些局面有所改变而感觉到棘手。

一切都是这么的有条不紊,所以也可以说早朝无比的顺利,和以往没有任何区别一般。

只是让大家稍微有点意外的地方,大概就是英示皇帝对于殿阁大学士的事情闭口不谈。

不过很多人也觉得没什么不对,洪武皇帝昨日才在朝堂上发了火,对于皇太子殿下的提议显得非常不满。现在英示皇帝不提,说不定是对皇太子的一个爱护。

也有可能就是所谓的殿阁大学士的提议,这也是让英示皇帝非常不满的,所以他选择闭口不提,就像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一般。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也都觉得既然皇帝不提起这些事情,他们当然也没必要提起这些事情。难得湖涂,这不是什么坏事情。

早朝看起来也就是这么顺利的结束了,没有太大的波澜,也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一切都是和以往一样,大家似乎也都觉得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样子了。

只是在下朝后,茹瑺立刻被召入武英殿,不过大家看起来对于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觉得这样的事情非常正常。

先不说茹瑺是英示皇帝的心腹,再者就是茹瑺是吏部尚书,这都是无比敏感的。所以在英示皇帝重新回到朝堂后立刻召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