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覆秦从计划开始> 第四百二十七章原来我父皇曾是中二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七章原来我父皇曾是中二少年(2 / 3)

老人身旁。

桃花也识趣的没有出声,静静的听老人与赵昆讲始皇帝的往事。

“其实在你母亲之前,你父皇还有一个青梅竹马,唤作阿房。”

“阿房?是阿房宫的那个阿房吗?”

“正是。”

老人点头道:“阿房也是赵国人,不过,她比你娘更早认识你父皇.....”

原来,嬴政在赵国做质子的时候,因为身份敏感,即便受到赵国贵族打压,也不敢争辩还手。

有一次,他被别人打得垂垂将死,幸好遇到了精通医术的阿房,救了他一命。

虽然阿房知道他的身份,但并没嫌弃他,还经常给他讲采药的趣事,长久相处间,两人互生爱慕。

不算特别稀奇的故事,赵昆依旧听得津津有味。

主要是秦始皇的高大形象,一直深入人心,特别是他那些霸气宣言,激励着每一个秦粉。

但历史的记载,总是只言片语,对始皇帝情史这块,基本没怎么提起。

只知道他一生未立皇后。

老人作为当事人,甚至连嬴政的糗事都毫不遮拦的说给了赵昆听。

听得赵昆乐呵呵的同时,不由感慨万千。

“我早有一天会继承王位,娶你做王后,从今以后,你是本王的人了!”

“本王在赵国受的苦,总有一天,本王会加倍奉还,阿房,你记住,这是本王说的.....”

这些话,都是嬴政小时候对阿房说的豪言壮语。

现在听起来,赵昆总感觉挺中二的。

尽管嬴政后来也做到了。

不知不觉间,夜色已经很深了,赵昆也不好再打扰老人休息,便带着桃花去了侧房入睡。

........

而另一边,嬴政寝宫,又是另一番场景。

“儿臣扶苏,见过父皇。”

扶苏朝嬴政恭敬行了一礼。

嬴政趴在按摩床上,一边享受按摩,一边招呼道:“坐吧,这么晚来找朕,所为何事?”

“实不相瞒,儿臣有事相求。”扶苏笑了一下,也没墨迹。

嬴政眉毛微动,朝身后按摩的技师摆了摆手,后者识趣的推了下去。

“说吧,何事?”嬴政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虽然将国政交给扶苏处理,但扶苏显然还是畏首畏尾,这并非他的能力问题,而是性格原因。

性格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

所以嬴政也无可奈何。

不过,既然扶苏深夜来甘泉宫,想必是有什么要事。

却见扶苏从袖口拿出一道奏折,递给嬴政:“这是昆弟准备的《大秦五年经济发展计划》,还请父皇审阅!”

“赵昆那小子准备的?”

嬴政看了扶苏一眼,然后不动声色的接过他手中的奏折,逐字逐句的观看。

映入眼帘的有两条,分别是发行国债,打开商路。

说实话,要不是赵昆的计划,他连看都不想看。

以往那些年,谁要敢提开商,嬴政当场就给他甩脸色。

不是说开商不好,而是嬴政根本不允许开商。

特别是对吕不韦大清洗后,嬴政非常厌恶商人。

毕竟吕不韦就是靠经商发家的。

奇货可居,让商人从政开了先河,最终闻名天下。

从政以后,吕不韦更是以自己商政同体的身份,垄断了整个大秦的经济。

那时候的大秦还是半军事化管理,民间生产力根本不足。

再加上吕不韦富可敌国,可以说,秦国成了吕不韦的一言堂。

为什么吕不韦能够乱政?

为什么王、蒙,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门世家,会被吕不韦压着?

是因为吕不韦掌握了国家命脉,拥有废立君王的权力。

一个人能决定一个王朝的君王,这就是商人从政的可怕之处。

也正因为如此,嬴政才对商人十分厌恶,有种讳疾忌医的感觉。

还有就是,商业对秦朝的发展并不大,那时候的秦朝,处于耕战状态,人人皆兵,人人种粮。

商业的重要性并没有那么大。

所以嬴政才会一刀切。

但是。

现在不同了。

现在的秦国是新的秦国。

而且赵昆不止一次提出开商路的建议。

嬴政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于是他认真的看完了赵昆的奏折。

“你觉得这两条建议如何?”

嬴政看完之后,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反而询问扶苏。

扶苏想了想,答道:“发行国债是为了促进经济,这样可以减轻国库的负担。”

“那开商路呢,你又如何看?”

“儿臣觉得,开商路也势在必行。”

“哦?”嬴政挑眉:“这是为何?”

“启禀父皇.....”

扶苏朝嬴政拱了拱手,道:“大秦目前有红薯土豆,粮食方面,能尽快缓解,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商业如果不开,很难提升国力。”

“更何况,我相信昆弟的眼光,他在计划里也提出了商人与士农区别,商人只能经营产业,不能参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