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陪他一起渡过> 第八十二章 腊子山煤矿31人失联(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腊子山煤矿31人失联(五)(1 / 2)

杨亚华长舒一口气,心里在想,阿弥陀佛,抓个虱子在头上咬的差事总算没有办砸。嘴上却没有缄口,他催促道,“专家们抓紧时间发言。”

“如果撑大2、3号孔进入,花费时间至少在7个小时,由于工程震动,塌方可能性增大。”

“如果从1号孔进入,巷道挖掘距离长,土石方量大,所花时间与从2、3号孔进入差不多。”

“工程震动都存在,我建议从3号孔进入。”

“既然所花时间差不多,我建议从1号孔进入,便于作业面铺开。”

“领导说说。”杨亚华说。

李强建议,“塌方距离过长,从巷道正面进入肯定不现实;4号孔所钻位置偏离,暂停;3号孔作为联系通道;应该撑大1、2号救援孔,既能扩大作业面,又能避免救援通道单一,以防不测。”孙世华、唐市长等人均同意李强的建议。

“那就按李强的意见办。”杨亚华没有片刻犹豫,一锤定音,“我强调几点:第一,在目前还没完全摸清井内情况的前提下,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战的作风,刻不容缓地抢抓救援时间;第二,多听群众意见,尽可能考虑到现场救援的复杂情况,并注意自身安全;第三,唐市长、张政委统筹组织好武警、民兵、家属力量,土洋结合,扩大作业面,尽快打通救援通道;第四,孙书记坐镇指挥部,畅通各方信息沟通渠道,回应社会关切。散会,干活!”

入夜,星星、月亮照常挂在天空,四处游荡的山风穿梭在山谷。杨亚华拉上蓝色运动服拉链,抵御阵阵松涛带来的寒意。军民打着火把奋战着,汇成逶迤绵延火龙的山谷响起震天动地的劳动号子。

这时,手机铃声响起。杨亚华一看手机屏幕,北京号码,心中不免打鼓。遂走到僻静处,接起电话,“喂,您好!”

“我折木龙。”

“哦……折部长,您好,有何指示?”

“小杨啊,腊子山矿山情况怎样?”折木龙在电话那头打起官腔。

“矿上有31名工人被困,已查明被困位置,没有生命危险。目前,正组织军民救援,预计两小时后救援通道能打通。感谢折部长一如既往地关心白江省、腊津市!”

“你忘了,白江省是我第二故乡,关心是应该的。刚才,我跟你们老大(省委书记)通过电话。他说,你在处置腊子山矿山事故时,救援得力,维稳得力,舆情应对得当,将负面事故转化成军民团结奋战的赞歌!你们书记、省长正在赶往腊子山煤矿的路上,据说要面向全国开新闻发布会。”折部长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什么,又没头没尾地说道,“喔,小孙没跟你添麻烦吧?”

这位折部长大有来头,原白江省委书记的他履新国家某重要部委负责人。折部长口中的“小孙”指的是孙世华,是他在白江省的大秘。折木龙透露给他的信息量很大:升为部级高官的前任与继任友好地交流过对这次事故的看法;他这个“补锅匠”在事故处置中表现尚可;在31名工人升井的深夜,省委书记、省长要站在C位营销白江省了;更重要的是折木龙很关心他大秘……杨亚华觉得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看得他背心汗涔涔的:一个将功折罪、值得反思的事故可能会被粉饰成爱心满满的赞歌,一个造成事故的幕后推手可能会逃脱纪律的处罚……这些不好预感让杨亚华感觉好累、好反感——事实呢?公平呢?如果工人不能升井,某些人还会来吗?

“快,加派人手!两个小时必须把通道打通!”短暂的沉默,杨亚华顿觉不妥,忙用现场的繁忙掩饰怠慢,但不想违心美化这位“温室花朵”,遂避实就虚地敷衍道,“喂……折部长,没有没有,孙书记不错,人长得帅,一手锦绣文章。”

“那要麻烦你这位领导在关键关口多多美言哟。”折部长将“关口”二字加了重音,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轻描淡写地说,“喔,小杨,你岳父还在青岛吧,身体还好吗?我的老领导经常叨念他这位老战友。”

“让折部长挂心了。他其他还好,就是战争年代留下的伤,像天气预报一样显示天晴落雨,晴天还好,下雨天就疼!”杨亚华知道折部长提到的这位“老领导”的滔天权势,其实与他生性耿直的岳父关系一般。折部长这时候提起他岳父,潜台词很多,重要的有一条:我有底牌的,而且清楚你的底牌。这让杨亚华更反感。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杨亚华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要为民做点事就要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情商,遂压住怒火,用官场标准的含糊其辞回答,“折部长,孙书记在这次事故的运筹帷幄,我相信书记、省长会看在眼里的。”

“喔,好的。小杨,到北京记着给我打电话,到我家来做客。”杨亚华听见折部长打哈欠的声音,脑海中浮现出他那张胖胖的圆脸。杨亚华明白:大领导说这样客气话往往表示结束通话的意思。“会的,折部长,到时一定来跟您汇报工作。”五秒后,杨亚华果然听到电话那头的忙音,心头很不爽——某些人做事不行,写个报告请示拎不清轻重,但琢磨人、琢磨关系门儿清。

10分钟后,孙世华出现在他面前,之前的苦瓜脸不见踪影。“接到省政府通知,省委、省政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