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宫(1 / 2)

刘协远远翘盼着几乎整个城池周遭都能听见类似“丞相威武”的呐喊声。声势仿若九天之上。远远将他这个大汉实际上的天子给忽略其中。内心虽不满,面上却也只能流露着数分无奈之色。稍微是平复了片刻,他的心情稍是缓解了过来。么办法。这多载来,他深知自己一旦反抗曹氏的代价是什么?曾经的衣带血诏,部分汉室忠臣被满门抄斩,一族被诛。他身为一国之君,甚至连自己的妃子及怀中的孩子性命都保证不了。前两载,伏皇后亦被曹操给一强势诛灭,立自己女儿为后。他虽然心下对越发骄横的曹贼痛恨不已。但又有何法子呢?对方执掌大权,他不过是任由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除了平心静气,假装不在意此桩事件,令銮驾两侧的御林精锐稍是放缓前往城门处的速度。他深怕此刻快速抵达。会遭受着更多的耻辱。而随着各甲士间的高声呐喊,声势越发浩大而起。也是足以惊动整个许都城内。各士人,士民们无不是应声循来。一时间,城门四周颇有万民齐聚,空前喧嚣。约莫是过了大半响的功夫。有意放慢速度的天子刘协居于銮舆之上,在一众御林军执着长戟左右的护佑下缓缓到达。眼见于此。一旁的许褚大手一挥。各部军士连是集结而起,招呼诸士民汇聚街道两侧,道路转瞬间就空旷了起来。天子銮驾从正中间缓缓穿行。随即,城门处一众官员在丞相曹操的先行率领下,各自毕恭毕敬的行礼拜道:“恭迎陛下!”说罢,诸官员一齐拜见着。周遭各部甲士和民众们也一齐俯首称拜着。即便说如今内心的野心亦是越发膨胀。天子所掌的权利也几乎是所剩无几。但现在城内士民几乎都聚在此处,表面上的恭敬还是要有的。刘协此番昂然而立于銮舆上,俯视臣下。本应是威风凛凛,以享受万民膜拜。可此刻的刘协面容上却并无展露出有丝毫的喜悦之情。表面恭敬,实则却宛若傀儡。他如何能有笑意流露?“诸爱卿平生。”一言方落。诸人才各自重新屹立着。下一刻。麾下诸文武却是各自升起了别样的心思。其间,由一身材健硕,身长八尺,面露刚烈之色,独眼的夏侯惇先行面向天子的銮驾,拱手请命道:“陛下,此番丞相携各州间精锐向西而进,与伪贼刘备战于汉中。”“一番血战,终是遏制住了敌军欲趁势出秦岭,伐关陇诸郡的攻势。”“此一战,我军将士无不是英勇善战,为护佑大汉国威,无不奋勇厮杀。”话音稍落于此处,他语气间稍是缓了缓,紧随着又高声道:“且此番全赖丞相用兵如神,指挥得当,方才能令诸将士用命。”“丞相有此之功,万望陛下封赐之!”此一言刚一出落。在场众人无不尽是人精。现在是夏侯惇在高声请命。以其与丞相的亲密关系,是何用意已经非常明显。此话落的。周遭似乎只是短暂的沉寂了片刻。下一秒。请命声便不绝于耳般响彻开来。“陛下,还望封赐丞相,勿要寒了臣下之心。”“丞相居功甚伟,陛下当赏之。”一连数语,众文武大臣无不是拜首道。此请求声尚还未完全流露。麾下各军甲士亦是仿佛爆发出了雷鸣般的吼声,一齐厉声喝道。宛若震碎大地般的声浪一阵阵的传来。此刻,正立于銮舆上的天子刘协只感觉到了如坐针毡。他一时忽有些沉默不语。大脑正在快速转动,该如何抉择?此番这一行径。刘协如今早已不是当初刚登基的稚嫩天子。多年的傀儡生涯已令他养成了敏锐的政治意识。与其说是群臣一齐请命。不如说是丞相曹操本人的性情流露,众人趁机逼宫。以此次的汉中败退而观。曹操有何功劳可言?大军决战却战不利,反被刘备军大占上风,因而损兵折将。局势不利下,只能是无奈放弃汉川之地的争夺,徐徐退回秦岭已北。以期退守关陇诸郡。刘协心下已是在破口大骂。更是在暗自思忖着,“若此番握有权利加身,必将曹操降职查办。”他眼神飘向远处,眺望而来。观着身批火红似的战袍,腰悬利剑,身不过七尺左右的曹操屹立一处,面色间神色不显,古井无波的一言不发。天子刘协似乎亦想窥破其内心所想。但半响功夫相过。曹操神情依旧,并未浮现出丝毫的破绽。翘着这一只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老狐狸。刘协只得是暗自放弃。他此时已是有些被架在火上烤。在万人瞩目之下。封,将预示着汉室仅存的些许威严将彻底荡然无存。若不封,今日这帮子群臣必不会如此就善罢甘休!正当他思绪翻转,尚不知如何回应时。忽然间。位于御林军一侧的一团中,突然昂然立出一位内侍官,他陡然面向曹操及其身后诸多一齐逼宫请命的群臣。面目间的神色不由是怒火中烧。浑身更是怒意频发。似乎是深吸了口气,他心怀无畏之色,厉声驳斥着:“汝等意欲造反乎?”“天子在上,尔等身为臣下,却妄自逼宫请命,还懂得丝毫的礼仪廉耻乎?”一番义正言辞的怒喷。随之,此臣又手指高举,正向曹操,厉声道:“曹丞相,若吾所记不错,您率兵沿散关道进讨汉川。”“一无收复失地,匡扶领土之功。”“二无击溃强贼,致使整个汉中郡不为国家所有。”“丞相又有何颜面请封也?”此言方一出,还不待曹操面上神情有所变化,身后间的一众属下顿时间面色大变,各眼神间忽是不易觉察的升起了丝丝的杀意。此人,当真是欺人太甚!欲寻死乎?正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但此时正气浩然,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